“李易贤弟,看我给你带来什么东西了。”
早上,李易正在看管事说死要劝他留下来的一片树林时,李成器来了。
“管事,听我的,卖了,谁要就挖出来卖给谁,然后给我种葡萄。”
李易对管事的吩咐一句,去迎李成器。
到李成器近前,李易看到了,这个有些手段的人送来的是一头牛。
一头杀掉放完血的牛。
“贤弟,牛给你,晌午还在你这吃。”李成器看到李易惊讶的表情很开心。
“我立即叫他们榨豆油。”李易未拒绝。
带李成器去榨油坊,男仆过来操作。
李成器和身边的太监观看。
李易让人上茶,自己跑去厨房处理一整只牛。
晌午吃饭的时候,连带着四十二个学子,都吃到了牛骨头豆腐野菜汤。
一上午他处理牛,他又不是专业卖牛肉的,得慢慢来,没工夫做别的菜。
好在他把腱子肉给卤上,晚上可以给李成器带走两大块酱牛肉。
那边榨油的一套流程还未走完,正在制作坯子,下午才能咣咣砸木楔子。
他还用去五个时辰的寿命兑换了一斤辣椒面,不包括辣椒籽。
想换辣椒籽,需要五万个时辰的寿命换。
先不说他有没有那么多寿命,只说将近十一年半的寿命,他就舍不得。
李易制作了一些辣的牛肉酱,以及辣椒油。
牛蹄筋晚上让这位有办法弄到整牛的大哥也带走一半,麻辣的。
其他的东西他准备放到冰块上冻两天,后天烤串。
因为有钱了,昨天拿走的酱油,今天同姓的大哥就说下午拿来五万五千文。
要先买一千斤,同时他发现自己的寿命增加了三百二十个时辰。
李易也不清楚为什么卖酱油会增加寿命。
但有钱了,他准备给四十二个学子办个诗会。
请其他好友一起来庄子里吃喝,然后帮忙宣传酱油。
“贤弟可知不久之后牛羊更多?”李成器吃口美味的咸菜对李易说。
“哪来的牛羊?”李易脑海中出现一个地图,京畿道向上是突厥,那里有草原。
“突厥。”李成器摆出一副我了解很多国际形势的样子。
李易笑了,摇头:“不可能,突厥王默啜那人野心太大,趁我唐天位交替不稳之际,频频攻之,怎会休兵罢战?”
“尤是当下,陛下每日苦愁国内地方惶恐动荡,疲于协调将官坐镇。”
“地方政事冗乱,突厥、西突厥、吐蕃等虎视眈眈,吐蕃更甚。”
“我唐正拒吐蕃而御突厥。换我是默啜,我也要打。”
“不然,待大唐稳住唐土边境,可还有我突厥出头之日?”
李易简单说一下情况。
啪嗒,旁边太监的筷子掉到桌子上。
李成器则是瞪大眼睛,怀疑自己是否是在和皇弟及宰相们在说话。
拒吐蕃、御突厥,乃朝中之事。
你一个开庄子的少年,为何也知晓?谁走漏风声了?
“贤弟怎如此清楚?莫非妄言?”李成器问。
“清楚?摆明的事情有什么清楚与不清楚的?”李易瘪了瘪嘴。
“仁兄请看,吐蕃工坊、农耕不差,唐土边界摩擦不断,大唐多攻而少胜。”
“皇子年幼,前年摄政的皇子母亲没庐氏也死了,由宰相接替摄政。”
“此时吐蕃内部不稳,自然是对外用兵为上,以对外兵事而聚内民心。”
李成器:“……”
他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你一个好不容易继承个庄子的少年,不好好种地,你琢磨那么老远的西北吐蕃干什么?
“贤弟怎这般清……好学?”李成器想知道李易了解这些事情的目的。
“国乱则家难,国败则家失,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李易理直气壮道。
李成器只得点头,一时无言以对,人家少年没说错。
李易继续说:“而且,待我年长出仕,如若有机会入朝为官,陛下有问策,怎可无良方而对?”
李成器眼睛一亮:“贤弟想入朝为官?”
“当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入仕非为仕,乃育天下人。”李易答。
李易说的是心里话,当官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了,他就能增加更多的寿命。
按照时间推算,如不作些事情,他顶多只能再活一百零八天。时间一过,直接死翘翘。
心被触动的李成器吃过饭,又去看榨豆油。
榨豆油的工序一点都不难,难的是如何榨得更好。
这会,价值五万五千文的一百匹绢被送了过来,李易又催促管事找人买树。
他不要桑树,八十亩地种树养蚕才能赚几个钱。
种上葡萄,葡萄酒是酒,比浊酒贵多了。
葡萄干又是果品,价格也不低。
用卖酒和卖葡萄干的钱买布交佣调,只需一小部分。
而且,李易有更好的种植方式与酿造工艺。
晚饭前,李成器亲自点燃沼气灯,称赞一番离去。
顺便带走了李易制作的酱牛肉、凉拌麻辣牛蹄筋、辣牛肉酱。
送走李成器,晚饭还是牛骨头野菜汤,不过没有豆腐了。
李易用榨完油的豆饼做豆腐。
即使这样,一斤豆饼他都能做出来三斤。
若是没榨完油的豆子,他能做出至少四斤豆腐。
人家大唐用卤水点豆腐,他用石膏。
人家豆腐煮完浆隔渣,渣子就吃了。
他把豆腐渣反复煮,冬天烧煤取暖,放个锅在灶上,煮呗。
现在有沼气,继续煮。
最后剩的渣,人根本无法吃,正好拿来喂猪和喂鸡
现在是牛骨头炖完汤,也还要继续煮。
然后继续炖野菜。
直到什么都煮不出来,骨头会变成肥料,而是变成骨粉喂鸡。
李成器不知道李易庄子有一套科学利用的方法。
他没吃晚饭,带东西着急往回赶。
好在路不远,这回走通化门,然后趁宫门开着入宫。
从侧门进百福殿,见自己的太上皇父亲。
有人在他进通化门的时候已经跑去安兴坊找其他兄弟,一起到百福殿。
李隆基听到消息,也赶了过来,带着王皇后。
其他兄弟来时也各带一个王妃。
给太上皇李旦和豆卢贵妃问安,大家开始品尝李成器带回来的吃食。
昨天的酱油就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吃货民族的窗户。
今天简直是开了一道门。
牛肉他们都吃过,可是这个酱的牛肉,不蘸蒜酱的时候已经够好吃了。
等蘸了蒜酱,大家表情都是那么愉悦。
再尝一口麻辣牛蹄筋,哎呀,世上怎么还有这等味道?
这个辣,为何越辣越想吃,辣得那么纯正。
两个牛腱子和两个牛蹄筋很快被众人分食掉,一个个意犹未尽。
“大哥,不若把那李易招到尚食局。”
薛王李隆业舔舔嘴唇,说出好几个人心中共同的想法。
“业儿不得胡说。”李成器管弟弟。
又道:“那李易心有凌云志,今日言及吐蕃、突厥之事,他说……”
《我在大唐修长生》中的主角叫做李易李隆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很真实,作者农家一锅出的写作思路也很新颖,比较有代入感,文字优美内容有看点,很值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