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夜谈会最终以沈大郎从沈故,沈人,沈故人三个名字中选择了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沈故而终结。
一家子相互依靠着迷糊的睡了过去,只是还没等到鸡打鸣,就被哑娘焦急的喊声惊醒。
刚得名沈归的沈小郎发高热了。
沈爹急忙请了附近几个村唯一的大夫宋郎中,一看之下,情况十分不乐观。
沈小郎发热的导火线索是昨夜的秋雨没错。
可真正的原因,是他早产导致的身体羸弱。
犹如根基不稳的房屋,风稍微一吹就摇摇欲坠。
今日或许可以把高热压下去,但不定什么时候整个大厦都要倾塌。
宋郎中就是个普通的赤脚大夫,这情况也不敢托大。
于是就建议沈爹带沈小郎去镇上的德仁堂,或许还有回天之力。
临走了帮着沈雨微和沈雨醉也诊了脉,谁知竟是又诊出了问题。
“大夫,小女和小儿情况如何?”
德仁堂的坐诊的是位三十来岁的中年大夫,帮着沈雨醉和沈小郎都诊了脉才开口。
“你女儿头里有淤血,看似没什么问题,但要是淤血长时间不散,可能有性命之危。”
沈爹就连连点头,
“是是是,村里的大夫也是这么说的,所以建议我们到镇上来看。
大夫您看小女这个情况该怎么办?”
沈雨醉乖乖的坐着,这情况她也没想到。
沈雨微都被打的鼻青脸肿下不了床了。
宋郎中一诊脉却说都是外伤,严重是严重,却没有性命之危。
反倒是挨了一记闷棍,只有点头疼的沈雨醉,不谨慎才是真要出大事。
沈爹当即就带着小儿子和三闺女一起来了镇上,还带了沈杏花帮忙照看。
要说出门肯定还是带沈大郎合适,可谁让沈小郎病了的起因是一场意料之外的秋雨。
谁也说不准今天会不会再下,沈爹就留了沈大郎在家,先将屋顶铺上一层干草再说。
中年大夫道,
“得开药,还得请我师父施针。
药钱二两,施针三百文,一次三百文。”
沈爹手一下就攥紧了,手上的现银就一两,可还有小郎要看病,迟疑半晌才敢问,
“那小儿?”
中年大夫看看沈小郎,十分坦诚,
“先天有损,元气薄弱。
若是生在富贵人家,常年拿药汤补着,或许能有双十寿数。”
未尽之意就是说,若是生在普通人家,那便是倾家荡产,也是回天乏力。
沈爹当即就白了脸,一旁的沈杏花更是噗通一声跪在了大夫面前。
“求大夫救救我弟弟妹妹,我,我去人家做工,我们会付药钱的!”
“杏花别闹……”
沈杏花对着沈爹笑,
“没事的爹爹,村里的芳芳就在县里给人家做丫鬟,一个月三百文呢!
她还说要是愿意签死契,一次性就能给三两,有的还能卖到二十两呢。”
在沈杏花眼里,三两那就是大钱,应该就够沈小郎吃药了。
沈雨醉却皱眉,卖三两应该差不多是小丫鬟的行情。
可二十两哪里来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沈雨醉瞬间就反应了过来,蹭的一下站起来,
“不行!不能去!”
大概是坐的久,起的又猛,眼前一阵黑,脚底下就不稳,身子也不自觉的往一边儿栽。
本来摔一下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谁知就那么巧,倒的方向正好就是人家药铺的里间门,她倒的同时,里面恰好有人往外走。
撞一下其实也没事,没准还能缓冲一下她摔倒的速度。
可坏就坏在出来这人的反应。
不知是没看清以为她是猫猫狗狗,还是警惕心太强。
看见有黑影靠近,直接就是一脚。
踢得不算重,反正沈雨醉没觉得胸口太疼,应该是用了巧劲儿,只想把她推出去而已。
可这对普通人算不上什么的一脚,直接导致瘦弱的沈雨醉身子改变方向仰面向后倒去。
受了伤的后脑就那么不偏不倚磕在了凳子角,然后重重的摔在地上。
果然艺术源于生活,这么巧的事儿,电视剧都不敢拍,这是沈雨醉昏迷前唯一想到的事。
等再有意识的时候天都黑了,屋里也没点个灯,沈雨醉试探着叫了一声,
“爹爹?大姐?”
“醉醉你醒了!在在,大姐在。
你等等,大姐这就去叫爹!”
沈杏花的脚步又急又快,一边跑还一边喊,很快就带了好几个人进来。
“爹,天黑了怎么不点灯啊。”
黑天摸地的,一群人都是夜猫子不成?
只是这句话一说完,屋里安静的空气的都静止了,沈雨醉心里就有些不好的预感。
“爹,没有天黑,对不对?”
她感受到了自己声音里的颤抖,莫名其妙来到这里就罢了,要是再成了瞎子,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身体被努力维持镇定的沈爹抱在怀里,
“醉醉不怕,没事的,会好的,一定会好的。”
“诶,咱们可得说清楚了啊,是她先往我们公子身上扑,我们公子才踢她的。
而且我们公子根本没用力,她瞎了那是她自己的问题,你们别想诬赖我们公子!”
“福宝。”
后说话的是个带着变声期特有嘶哑的少年,沈雨醉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过去。
先前一直以为是天黑看不清,后来又以为是全瞎了。
此时认真看人才发现,其实没全瞎,模模糊糊还是能看见一胖一瘦两道黑影的。
明明都是黑影,听声音也分不出到底是哪一个,但她就是能清楚的分辨出谁是主子,谁是仆从。
瘦削的少年就像是一棵劲松,自由随意的站在那里,身上带着一种与小镇格格不入的气度。
“麻烦许大夫先帮这位小姑娘诊脉吧,本次的药钱,在下出了。”
沈雨醉立刻就明白了,这位有钱,可也不是傻大款儿。
是他踢了人没错,但确实也是她先往人家身上倒的,人家这顶多算是防卫过度。
他能付的责任就是包沈雨醉一次药钱,再多的,不行。
“不必了,确实是我没站稳在先,不会讹你的。”
碰瓷儿什么的最讨人厌了,这事儿说到底就是因为她没站稳,少年又警惕心太强。
可要是她收了人家的银子,那碰瓷儿的帽子可算是摘不掉了。
《秀才家的团宠福宝》中的情节很有意思,每一章节作者都留给我们惊喜,不亏是我所熟悉的蓝色小路。故事动线明显,人物个性突出,不俗套很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