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分管的监区内,有个犯人叫老李,他是因为醉酒后过失杀人进来的。
情形恶劣被判了死缓,但他同时又身患癌症。
缓刑执行期间,老李表现良好,但狱医却说,估计是撑不到申报减刑的那天了。
而老李对此并不在意,很平静的接受了他的命运。
可直到他一次高烧之后,他醒来的第一件事竟是嚷嚷着要翻供。
1、
老李今年63岁了,皮肤黝黑,精瘦,一脸褶子,入狱前一直在工地做劳工。
服刑以来,他积极服从命令,表现良好,平日除了看报发呆,也很少与人交谈。
而且他与别人接触时总是小心翼翼的,神情木衲,很难想象他是因为杀人进来的
由于年龄和病情的原因,他被分配到老弱病残区,这里的服役人员不用劳动,所以他平时也很少引起别人的注意。
我来到这里时,老李已经服刑了一段时间,起初我并不知道他犯的什么罪行,直到这个月,他突然发烧病倒不起,在狱里医院经过两天的休养后,老李终于是能保持神志清晰。
据监房其他犯人说,老李这几天茶不思,饭不想,总是念叨他闺女,可能是思念成疾。
而等他醒来后的第一件事,不是要喝水,不是要吃饭,竟是嚷嚷着要翻供。
也是因为这件事,我第一次打开了老李的案宗。
抽出档案仔细查看,根据上面的记录,老李是在一次醉酒后,拖拽了一名男生到暗巷里,捡起地上的钢管,活生生敲死了受害人,而这名男生是当地中学的初二学生,年仅14岁。
根据老李的口供,事发后他也醉倒在了巷子里,清醒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杀了人,于是便跑到警局自首了。
根据现场勘查,巷口处有监控拍下了老李拖拽受害人进入暗巷,后续对凶器进行检测,也证实了老李所说的情况属实,案件并不复杂,法院很快便判决定案。
这样一个清晰明了的案件,难道另有隐情?
看过《赎罪》的朋友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想法的,都是被作者麻匪红中的文笔吸引,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老李黄秀英李若若形象的描述,简直不要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