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神目》 小说介绍
单纯的看《破天神目》的小说名就已经足够的吸睛,想不到作者带刀猴在文章内容的描绘上如此的富有想象力,能够描绘的如此生动,《破天神目》第1章白水镇内容是:白水镇位于终南山脉南麓,是一个人口不满5000的小镇,因为一条名叫“白水”的河流绕镇而过,......
《破天神目》 第1章 白水镇 在线试读
白水镇位于终南山脉南麓,是一个人口不满5000的小镇,因为一条名叫“白水”的河流绕镇而过,所以才取了这么一个镇名。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白水镇依山傍水,镇上居民基本上以采药、渔猎、摆摊开店为生,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忙忙碌碌,捉襟见肘。
大约是因为山区多雨湿润的原因,白水镇高高矮矮的民居,多为一层高的砖石房,而宽阔的街面上,则全是大块大块的青石铺路。
这些青石虽然不规则,但铺设得很平整,马蹄踏在其上,发出“笃、笃、笃”的声响,清脆悦耳。
像这样的街面,即使淫雨霏霏,也决不会弄得满街泥泞。
有了这个条件,街坊们在家门口摆摊做生意,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至于鸡、鸭、鱼、虾、飞禽、走兽之类的活物,或者附近山民贩卖的山货、菜蔬,还得去集市批发零售,以维护街道的整洁卫生。
跟西海国的其他地方一样,在白水镇的集市里做生意,都是要缴纳“什三税”的。
即使像土医王三那样,在自家屋内做生意,同样也不能例外。
在白水镇,王三的地位比较独特,乃是本镇唯一的一名土医,手中握有一些祖传秘方,医疗水平不高不低,人品不好不坏,主业行医,辅业捕鱼,日子同样过得紧紧巴巴,忙忙碌碌,捉襟见肘。
不过,这个人的脾气颇为倔强,碰到不对胃口的人,有时候爱理不理,即使给再多的医金,也有不愿接诊的时候。
由于这个原因,有人恭维他“王神医”,也有人蔑称他“王犟牛”。
王三的大名叫“王慕云”,今年十八岁,身长八尺有余,未婚,家里有父母和弟弟,全家共四人。
作为一介草民,“王慕云”这个大名,基本上没什么机会,在正规而严肃的场合被使用的,又因此时流行以排行相称,街坊邻居们断文识字的不多,叫他“王三”叫得自然、亲切而顺口,王慕云自己也不以为忤,动不动就以“王三”自称,以致“王三”这个名字在白水镇广为人知,而“王慕云”这个大名,反倒默默无闻了。
王三排行第三,在他前面,本来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的,都幼年夭折了。
数年之前,有一瞎眼算命先生曾铁口直断,说王三此人“命硬”,“未来不是大富大贵,便是一贫如洗,穷困潦倒一生”。
不过,就白水镇的现状来说,“大富大贵”一说,显然并不靠谱。
“一贫如洗”的说法,似乎更贴近实际一些。
一些良家女孩听到有此说法,不知何故,便对王三很不待见起来,王三的婚事,就这样拖下来了。
其实,王三虽然皮肤稍稍黑了一些,但浓眉大眼,眉宇间颇有一股英武之气,就长相来说,配一个中等偏上姿色的小镇姑娘,应该绰绰有余的!
遗憾的是,自文王成功推演伏羲八卦为六十四卦以来,大周子民对于演数、占卦之学,非常推崇,穷村陋巷中的平民尤其热衷此道,而且对此深信不疑。
王三虽然一表人才,但就因为算命先生的一句话,从此再无女孩愿意识荆。
王三的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曾多次央媒说合,无奈人家女孩胸有成见,全都借故推却,不肯与王家联姻,弄得连白水镇最是能说会道的马媒婆,都死了心,看见王三的母亲就躲。
王三对此倒不怎么在意,依然故我,白天行医,晚上捕鱼。
捕鱼既是生活所迫,也是王三的个人爱好。
王三从小在河边长大,对捕鱼还是很有兴致的。
而且,王三还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将丝网放入河中之后,便会坐在船舱中,就着一碟咸菜、豆干之类的东西,慢慢喝一壶家酿的三清酒。
三清酒由十几种采自大山中的药材配土酒泡制,具有怯风、去寒、除湿功效,故名“三清酒”。
此酒酒味甘香绵长,不惜为一种民间佳酿。
长期在水中讨生活的人,时常喝点三清酒,可怯病痛,去风寒风湿,以致延年益寿。
作为土医,王三对这养生之道,比别人还是要懂得多一点的。
王三每饮,必酹酒于地,口中祝道:“各路鬼、神、大仙,王某酒薄水淡,无以为敬,勿怪!如蒙不弃,都来喝一口吧!”
说来也怪,自这样做以后,王三似有神助,渐渐地,捕到的鱼虾也多了一些,有时候别人颗粒无收,王三也能捕个一、二斤小鱼,卖三、四个刀币,缴纳“什三税”后,就所剩无几了。
在白水镇,像王三这样混日子的毛头青年,并不在少数。
而且前人,也都是这么混过来的。
一辈子辛辛苦苦做事,老老实实做人,遵纪守礼,虽然发不了财,但也不至于饿死。
普通人家的孩子们成年后,结婚生子,交粮纳捐,劳心费力,风吹雨淋,碌碌一生,勉强能够图个半温半饱,也就知足了。
临到老年两脚一蹬,眼睛一闭,这一辈子便算玩完了,一切俱成过眼云烟。
用不多久,就会被历史的书页,轻轻翻过,再也找不出曾经存在过的痕迹了。
所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如非盖世豪杰,普通老百姓的命运,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