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风流小地主》 小说介绍
小说《隆庆风流小地主》中的主角是赵昊马湘兰,三戒大师所描绘的主角形象堪称完美,符合大众审美,让人产生很大的期待,除了主角之外每一位人物也都很有特点,本章内容:这是赵昊第二次见到所谓的‘会票’了。只见它比后世的百元钞票稍宽一些,当然是竖版的,......
《隆庆风流小地主》 第9章 在线试读
这是赵昊第二次见到所谓的‘会票’了。
只见它比后世的百元钞票稍宽一些,当然是竖版的,看上去与两百多年后的银票十分类似。
上头有用蓝色油墨印刷的统一格式,也有天头地尾、骑缝章、有银号画押,有掌柜背书。
唯一不同的是,上头没有‘见票即付’的字样。
只有存入的金额,上头还多了存入人的签押……
比如这张会票上,就写着‘今收到唐友德纹银肆百两整’的字样。
比起后来老西儿们发行的银票,倒更像是存折。
赵昊便在唐友德的带领下,进了就开在街对门的那家‘伍记通商银铺’。
这时代还没有专营汇兑业务的票号,都是当铺、银铺之类带有金融性质的店铺,在兼类似的业务而已。
不过规模最大的几家当铺、银号,分店已经开遍两京各省,比如‘万源号’、‘恒通记’。
“伍记规模要小一些,只能在两京南直隶兑取,不过也有三十家分号了,且总部在歙县,是以敝店银钱往来都在它家。”
唐老板颇为崇敬的指着伍记的招牌,又对赵昊笑道:“这伍记虽是我歙县的商号。
如今当家的,却是你们休宁嫁过来的叶寡妇,那也是个不逊色令祖的狠角色哩。”
叶寡妇是谁,赵昊没心情知道,只要钱到手才是关键。
那家‘伍记通商银铺’,却不像唐记南货铺那样凭君出入。
四条膀大腰圆的黑面汉子守在银铺门口,他们怀里抱着四尺多长的倭刀,恶狠狠打量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银铺里的规制,与当铺十分类似。
高高的柜台上,围着坚固的栅栏。
朝奉坐在柜台后,透过几个小小的窗口,与前来存兑银两的顾客对话。
唐友德熟门熟路,径直领着赵昊来到一个闲着的窗口前,便将要办的业务交代清楚了。
赵昊是头一次进这种地方,自然是少说多看。
透过唐友德和那朝奉办理的过程,他发现会票确实比后来的银票落后一些。
银票是见票即付,认票不认人。
会票却认票又认人,必须凭存入人的花押名章支取。
而且唐友德还告诉他,异地支取时,还不能见票即付。
需要等上些时日,待当铺银号用信件核验过花押才会付钱。
‘虽不便利,但胜在保险。’
赵昊闻言安心不少,便觉着会票又比银票好了。
在唐友德的建议下,赵昊也在伍记开了户,又现场刻了章,留了花押。
这次却用的赵昊自己的名义。
唐友德暗暗腹诽,这次怎么不说自己小孩子家家了?
开户后,赵昊将唐友德提出的四百两,加上五十两现银,共计四百五十两,重新存入了伍记的户头上。
只是非但没有利息拿,每年还要交给银号四两半银子的保管金,让赵昊心疼的要死。
但安全第一啊,该花的钱是不能省的。
因为是头次开户,赵昊用了足足大半个时辰才完事儿。
那唐友德居然一直陪在一旁,并没有因为交割完成,就不耐烦了。
这让赵昊对他的印象略略改观。
两人从伍记银铺出来,这才互相道别。
赵昊谢过唐友德的帮助,唐友德也拱手笑道:“贵同乡,还有糖要记得敝店哦。”
“那是人送给我祖父的西洋货,如今家败了才拿出来贩卖。
至于老家还有没有,我得问过祖父才知道。”赵昊自觉滴水不漏道。
“哦,是这样。无妨,公子有空常来喝茶。”
唐友德脸上丝毫不见失望,依然客气的与赵昊作别。
待到唐友德进去店中,赵守正便凑过来,搂着儿子的脖子,开心笑道:
“吾儿果然不同凡响,一下子就赚了两百两!”
“啊?什么两百两?”赵昊一愣。
“你不是朝我比划了两根指头吗?”
赵守正瞪大眼问道:“难道又是二十两?”
“哦……”赵昊恍然,心说我那是胜利的意思。
本想告诉父亲,其实赚了五百两,但转念一想赵二爷的纨绔习性,决定还是将错就错,便笑道:“当然是两百两了。”
“那就是了,幸甚至哉!”
赵守正便对赵昊和高武笑道:“这街上有家得意居,大厨烧一手过得去的淮扬菜,不如我们去庆祝一番。”
高武寻思片刻,摇摇头道:“赵老爷和公子吃吧。咱不放心老爹,先回去了。”
“那就一起回去。”
赵昊其实也不想多事,他身上既有银子又有会票,看谁都像做贼的。
“唉,好吧。”赵守正只好同意,面上难掩失望之色。
直到赵昊在街上打了四斤花雕,还切了两包卤菜,他这才重新高兴起来。
赵昊怀里揣着炸弹,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去。
何况他也是少爷习性,手里有钱了,哪还肯靠两条腿走回去?
三人到了街口,叫一辆揽客的马车。
一番讨价还价,付了二十文钱,三人上车回家。
马车里还算宽敞,赵昊舒服的靠在车壁上,伸直了双脚,看着窗外步行的人群,不禁惬意道:“还是坐车舒服啊。”
赵守正却撇撇嘴道:“什么破马车,连个垫子都没有,硌屁股。”
“那你下去步行啊?”赵昊翻翻白眼,笑道:“那样我和高大哥两人,还能躺着哩。”
“嘿,你个臭小子,当你爹傻是吧?”
赵昊开心的和父亲斗着嘴,没什么感觉就看到窗外的景物熟悉起来。
“快到了。”一直默默旁听的高武,忽然出声提醒道。
“啊呀,这么快?我还没坐过瘾呢。”赵昊居然生出意犹未尽之感。
“唉,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古人诚不欺我。”赵守正也有同感。
这些天来,他父子俩交通全都靠走,甚至还挑着担子走过一趟,真是恨透了这条路。
感觉还没报复回来,怎么就到了呢?
马车在铁匠铺门口停下,赵昊付了铜板,让父亲在店外等候。
他借口去取剩下的白糖,跟着高武进了铁匠铺。
这会儿已是中午,铺子里却静悄悄的。
高武小声告诉赵昊:“我爹有午睡的习惯。”
便蹑手蹑脚进去里间,待他掀开门帘,里间果然传来阵阵鼾声。
不一会儿,高武拿着那包糖出来。
赵昊也将给他父子买的那份酒肉,搁在了桌上。
“高大哥辛苦了,我先回去了。”
说完,他便拿着糖,转身走到铺门口。
“等等……”却听身后高武闷喝一声。
赵昊回头一看,却是高武发现了,他压在卤菜包下的那两锭共十两的元宝。
“呵呵,还能让高大哥白跑一趟?”
赵昊有些尴尬的笑笑,他觉得这是应有之意,不知高武干嘛这么大反应?
却见高武脸涨得通红,捏着那锭银子哆嗦了半晌,才挤出一句话道:
“公子瞧不起人!休要再侮辱高武。”
说完,他便把银子递给赵昊。
赵昊不接,高武居然直接丢出了店去。
然后一把将赵昊推出门外,便砰地一声关上了店门。
赵昊被推了个趔趄,险些一屁股坐在地上,赵守正扶住儿子,又弯腰捡起那锭银两,递还给赵昊道:
“这算侮辱吗?如果这是侮辱,我愿意被人侮辱一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