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花魁她又去教书了》 小说介绍
《侯爷花魁她又去教书了》这部小说的主角是人见人爱的陈映月陆钧,作者松声晚出道时间不短,对角色的刻画十分成功,《侯爷花魁她又去教书了》第二章:即便他们都知道了我是歌姬阮宋宋,他仍叫我宋先生10陈映月找的人,当晚就到了盛都。听说是当年御史大人家......
《侯爷,花魁她又去教书了》 第二章 在线试读
即便他们都知道了我是歌姬阮宋宋,他仍叫我宋先生
10
陈映月找的人,当晚就到了盛都。
听说是当年御史大人家的家仆:一名厨娘、和一名马夫。
她在欢雀楼宾客最多的时候,将人带进来:“姐姐!你看我找来了谁!”
整个大厅都安静了下来。
看戏是多快乐的事儿啊!
我知道,不管是宾客们,还是楼里的姐妹,大家都想看这场认亲的好戏。
厨娘马夫见到我,一时也不敢认。
毕竟御史失势时,府里的小小姐才五岁。
五岁和十九岁的样子,又怎会一样。
马夫有些怀疑:“小姐长得与老爷夫人,似乎不太像。”
厨娘试探:“小姐可还认得我?”
我装作犹豫,惴惴不敢言。
这正中陈映月下怀:“可是时间太长,姐姐已经不记得自家府中人了?”
周围隐隐有些议论,我听到有人说——
“不会是冒牌货吧”
“那这前花魁可就惨了”
“公子哥们要是知道自己被骗了可还了得。”
11
我不动声色,等着大家说完、说开心,等着陈映月以为自己大获全胜。
我才小声开口:“可是陶婶?”
这一句出来,厨娘眼圈立马红了。
“是,是我。小小姐虽然模样变了,但还记得奴婢!”
“怎会不记得”我眼角沁出泪来。
“幼时我哭闹不止,您摘了荷花炸给我吃,好生新奇。”
一旁的陈映月惊呆了。
芸娘也惊呆了。
我知道芸娘在想啥,她估计在想“乖乖,这次搞到真的了?”
我又走至马夫面前:“陈叔老了,有白发了。当年您教我骑踏火时,还健朗着。”
马夫直直跪下:“小姐!”
我扶起他,泪如雨下:“我已经不是小姐了。”
“怎么会!怎么会!”
陈映月疯了一样:“你们再看看,她阮宋宋怎会是御史之女!”
她气急败坏,一时之间忘记了伪装。
我顺势哭着看向她,神色凄然。
“妹妹说着为我寻找旧识,原来是不信我的,是想看我当众出丑吗?”
陈映月后退两步,对上芸娘阴沉的脸:“不、不是……”
我知道,如今众人已信了五分。
要全信,还得有更有力的证据。
我从衣领里掏出一块玉坠:“陈叔、陶婶,可还记得这块玉。”
12
二人对视一眼,从我手中接过,仔细分辨。
陶婶左看右看,越看眼圈越红。
“这是小小姐出生时,夫人亲手画的纹样。寻苏州最好的师傅,为您雕的。”
“老奴还记得,小小姐出生时,府里的紫藤花全开了,所以夫人为小小姐取名……”
“紫瑞。母亲说紫气东来、祥瑞所在。”
提起母亲,我泣不成声:“我的真名,叫冯紫瑞。”
我看向陈映月茫然无措的脸,在心里冷笑。
陈映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费尽心思为我找来了我需要的人。
自今晚之后,我的名气只会更盛。
等戏散了,众人都退去,我独自一人回到房间。
我的房间里有一处小小佛龛。
曾经芸娘还笑过我:“生在风尘、一心向佛,你可真是离谱。”
我编了个理由:“总是睡不好,念念佛能安心些。”
其实佛龛后有一张小小画像,画像上是真正的御史之女,冯紫瑞。
我把佛像移走,摆上她最爱吃的樱桃毕罗和盐渍梅子。
点三支香、磕三个头,房间里燃着她最爱的奇楠香。
“如今我有钱了,也能给你买这些好吃的了。”
“借用了你的身份,辱了御史之名,不知道你会不会生气。”
“但我记得你说过,只要是一心向善,是行好事、造福众生,那不管什么途径,都不重要。”
“如果你怪我,就在下面等着我。”
“等我去找你,好好骂我。”
13
果然第二日,芸娘就喜滋滋告诉我,有多少人一掷千金,想要见我一面。
我也开心,这就意味着我能赚更多钱。
来年村里的娃娃就能顿顿吃上肉了。
芸娘犹豫良久,终于还是没忍住:“难道你真是的……”
我握住她手:“芸娘,你需要的是结果,不是真相。”
就在我欢天喜地挣钱的时候,陈映月找到了芸娘。
她说,陆钧要为她赎身。
她说这话的时候,并未避着我,反而斜着眼睛看我,嘴角似笑非笑。
她好像在说:“你是御史之女又怎样,我今后可是侯夫人。”
陆钧还真是情深意重。
在她口中,陆钧不仅为她准备了赎身的银子,还按照她的喜好,修缮了侯府,只等她这位女主人入住。
她身边围着一圈她的小跟班们,嘴一个比一个碎。
“出生再好又怎样,命好才重要。”
“有些人啊,出身富贵,也只能在青楼卖笑。不像我们映月——”
我嘻嘻一笑,打断这话。
“说得跟你不在青楼卖笑一样,这么瞧不上自己吗。”
“你!”她气急。
陈映月假装大度,制止那人。
“别和姐姐生气,按姐姐的出身,我们这些人,原是连话都不配同她讲的。”
我磕着瓜子:“知道就好。”
14
让陈映月没想到,也让我没想到的是,陆钧再来欢雀楼时。
带上了自己的弟弟。
那个传说中,陈映月对他有救命之恩的——陆听听。
而更让我没想到的是。
陆听听,我认识——我可太熟了!
当时穿裤子还露屁股蛋的小崽子,他哥竟然是陆钧?
我听到陆钧在说,陆听听前段时间生了病,所以没让出门。
但小崽子一直惦记着救下自己的恩人。
因此,陆听听病一好,就央着陆钧带他来见姐姐。
陆钧拗不过,只得带他来了。
结果陆听听看着陈映月,直摇头:“哥哥,不是她。”
“怎会不是我呢,听听你年纪小,怕是没记清姐姐长相。”
陈映月急了。
陆听听绕着她看了一圈,还是一个劲儿摇头。
见陆听听不肯相认,陆钧也是一脸疑惑。
“你不是一直念着姐姐吗,难道连姐姐长什么模样都不记得了?”
而陆听听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都快哭出来了。
他始终坚持:“不是她,真的不是她!”
他嘟囔着嘴,委屈极了:“神仙姐姐比她好看多了!”
“噗!”
我躲在暗处看戏,没忍住笑了出来。
15
陈映月跑上楼,拿出一块腰佩:“听听你看。”
看见这块腰佩,陆听听好像懵了。
我也懵了。
桃枝更是懵,她一脸迷茫看向我,都忘了把糕饼咽下去。
“娘子,这不是你之前当出去的那块吗。”
我朝她比了个“嘘”。
她乖乖闭上嘴。
完逑。
我脑子里千回百转——这陆听听口中的救命恩人,好像是我。
那年我给雍村修建私塾,年纪还小,爱听漂亮话。
做了好事,就想听听别人怎么夸我的。
所以有天下午,我没扮男装,而是换了一身素净的衣裳。
装作邻村探亲的小娘子,一个人去了雍村。
我见到私塾,装作一脸震惊:“乖乖,俺们村咋莫得这么好的私塾咧!”
周围路过的人听到全都开始夸我。
左一句右一句,一句比一句好听。
“这是宋先生为我们修建的!”
“宋先生真乃在世神仙!”
“等俺们娃娃长大了,都要孝敬宋先生!”
我听得飘飘然,回去时脚步都是虚浮的。
结果在出村时,我碰到一个小孩儿。
那小孩儿一个人在河边玩水,没注意滑进了河里。
16
水流湍急,我一时也顾不上别的,卷起袖子就跳下去救人。
救上来后,我将小孩儿交给村里人就走了。
那天我佩着自己绣的香囊和一块腰佩。
回去后发现香囊掉了,大约救人时掉进了河。
而那腰佩呢,给西进村修私塾,缺钱当了。后来持续缺钱,也就没去赎。
没想到出现在了陈映月身上。
我胆战心惊——我可不想在这时候和陆钧相认。
我悄悄准备溜掉。
结果就听陆听听说:“那,你把袖子挽起来。”
陈映月不明所以:“为何要挽袖子?”
“呵!”小屁孩轻嘁一声,语气分外不屑。
“连这都不知道,还说自己是神仙姐姐。我的神仙姐姐手臂上,有朵花!”
陈映月脸色白了。
芸娘听到,神色一凛,赶紧拨开人群挤了过去。
她扶着陆听听的肩膀,连比带画:“是否在右臂,是一串紫藤花,长长的花枝。”
陆听听叫起来:“你见过神仙姐姐!你认识神仙姐姐!”
芸娘转头看向我。
满屋子的人就跟太阳升起时的向日葵似的。
全都唰地猛回头,看向我。
15
我幼时手臂受伤,皮肤有了消不去的褶皱。
进欢雀楼,还是芸娘建议我,去找刺青师傅,刺了一朵紫藤。
当时救人,我是卷了袖子、撸了裤腿儿。
但一个小屁孩,这样危机,怎么还看得如此清楚!
眼下,芸娘激动不已:“侯爷,您要找的人,仍然在这楼里!”
她拉着陆钧小跑到我面前。
“就是阮宋宋!”
满堂寂静。
谁也没想到,陆钧口中那个“舍身救人”“不求回报”“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人。
是我。
是视财如命的我。
我听到有人在说。
“不会是阮宋宋吧,这是她的话,不得讹上个百八十两银子啊!”
……
有没有可能,那时候陆钧还不是定北侯,他们村还是我资助的。
我想溜:“认错、认错了哈,我这刺青是组团刺的。”
谁料陆听听皱眉瞅了瞅我脸,一个箭步冲上来。
抱住我腿就开始哭:“神仙姐姐!”
陆钧走到我面前,拎起陆听听放到一边:“阮娘,是你吗。”
你看看,之前还是“花魁娘子”呢,现在就变成了“阮娘”了!
我被这男人绑回了府。
也不算绑回去,是芸娘挥着手绢欢喜送别的。
陆钧请我吃饭,席上一叠声对我道歉,说不知道花魁之争,竟错帮了我对手。
陆听听就在一旁嗷嗷哭。
我啃着鸡腿呢,就听陆钧冷不丁问我。
“阮娘觉得,这府里可还有何处要改的。”
我哪敢说话啊。
还好,仗着我是救命恩人,陆钧不敢太为难我,吃完我就赶紧溜了。
16
之后几天,陆钧也没来找我。
我放松了警惕,换上男装,应村长邀请,前去丰村看新建好的私塾。
一路上都有人和我打招呼。
宋先生、宋先生地问好。
我心情大好,走到私塾旁一看:嚯,比之前和村长商量的还要好!
我朝村长打趣:“咱村这是发达了啊!”
“不是宋先生您,派人送来的钱吗?”
我一头雾水,村长反倒乐了。
“这送钱来的人就在前边儿,您要不去认认看。”
认认就认认,我走到那人面前,一拍肩膀:“嘿兄弟!听说你是我——”
那人转过头来。
我舌头打成了结,转半天没说出一句话。
……是陆钧。
陆钧这大冬天的附庸风雅,摇着折扇,嘴凑到我耳边。
“宋宋,你也不想他们知道,你的真实身份吧。”
我还真不想。
所以我成了大昭,上位最快最离谱的侯夫人。
15
进府那天,是冬日里难得的晴天。
陆钧掀开盖头,我抬眼看去。
满脸喜色的人群外,一整个定北侯府,种满了密密麻麻的紫藤树。
我的怀里,揣着一个小小的骨灰罐子。
我咬着牙,小声对罐子说。
“这下我有钱了,可以天天给你买腌渍梅子了。”
“奇楠香也管够。”
新婚这夜,我穿着芸娘特意为我准备的香云纱花萝睡袍。
陆钧被灌了许多酒,进屋时带来一阵酒气。
我柔柔凑过去,衔着一颗樱桃,仰着头去喂他。
又抓住他的手,放到绣着紫藤花的领口:“侯爷可还满意?”
——食人俸禄,忠人之事。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
陆钧浑身一僵。
他慢慢地,抓着我手放下来,醉酒后浑噩的眼神也清明了几分。
他看着我,一字一顿说:“阮娘,我敬你。”
敬我?我摸不着头脑。
他说:“我知道你并非巡盐御史之女。”
“为何?”
“巡盐御史之女,不会穿着肚兜逛花楼。”
他放下酒杯,叹一口气。
“只有你我这般,自小在泥里生活过的人,穷怕了。才能为了温饱把脸撕下来,扔地上踩。”
我嗤笑:“那谈何敬我。”
“一开始我的确是看不上你。”
“直到我派人查了你的行踪,知道了当年资助雍村的宋先生,竟然是你。”
“有人生来锦衣玉食,却日日花天酒地、荒淫一世。”
“亦有人生在泥沼里,却想着为别人带去光明。”
他举起酒杯,并非喝交杯酒的姿势,而是敬挚友、敬兄弟。
“阮娘,我敬你。”
我也捧起来,重重碰一下:“也敬这大昭。”
17
喝完酒我问他:“你不好奇我为何有巡盐御史的玉坠子?”
这是我第一次,和人讲起冯紫瑞的事。
欢雀楼并非我进的第一个花楼。
我进的第一个花楼,叫暖玉阁。
我和冯紫瑞,都是被人牙子卖去的。
我们日日一起练舞、一起吃饭。我后来才知道,她原本是这样高贵的一个大小姐。
她和我讲她幼时的事。
讲满府紫藤,讲温和善良的娘亲,讲那匹叫做踏火的红色小马驹。
她比我年长一岁,总是将我护在身后。
她平里性子和软,只有在我受到欺负时,龇牙咧嘴,像一只小野兽。
可后来她出天花死了。
死前她将玉坠交给我,告诉我,替她好好活下去。
天花传染性极强。
我与她日日呆在一起,暖玉阁的老鸨害怕,将我赶了出去。
之后,我才辗转到了欢雀楼。
我从床后捧出她的骨灰罐。
“她死了,染病死的,我连恨都不知道恨谁。”
“后来我想,那我多做善事、多积阴德。”
“等死后去地府,求阎王爷给我和她,一个好的来世。”
我其实,并没有经常想起她。
我也结识了更多的人。
芸娘这样的恩人、村中朴实的乡亲,还有天真纯真、一口一个“宋先生”的娃娃们。
只是偶尔在吃到好吃的东西时,会想着如果她在,肯定也喜欢。
18
婚后我才知道,原来让陆钧认错人的,正是我扔他的那个香囊。
当日我的香囊并非掉在河里。
而是被挣扎的陆听听抓在了手上。
陆钧骑马游街,我扔他香囊,他一眼就认出这鬼斧神工的手艺,出自同一人。
有人告诉他,香囊背后的金雀,是欢雀楼特有的纹样。
他到欢雀楼,看到了挂着腰佩的陈映月。
而我和陆钧成婚后。
听说陈映月消沉了好一阵,跟了一个富家公子哥,做了妾。
我问陆钧:“心疼不心疼?”
他白我一眼:“你不如关心下,你夫君明日一仗凶险不凶险。”
三年间,陆钧为大昭出生入死。
我在府里和陆听听一道吃喝玩乐,过上了相当快活的日子。
当然也还是会扮成“宋先生”,又陆续资助了十数个村子。
当我以为会这样度过一生时。
变故发生了。
19
当朝五皇子上书,说陆钧与敌军私通。
陆钧当年救老将军的事,也被翻了出来。
五皇子说,这是陆钧与匈奴共同演的一出戏,只为将陆钧送上高位。
他才能成为匈奴最有力的武器。
五皇子手里的证据,是一名匈奴俘虏。
对方被押上金銮殿,看到陆钧,当下就跪了下去:“右骨都侯!”
侯府被抄家的那天,陆钧将我和陆听听塞进一个衣柜中。
外面全是兵戈相交的声音。
我捂着陆听听嘴,不让他哭出声。
而外面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有人似乎在说:“这间屋子还没搜!”
我狠狠心,将最后一袋金锭塞进陆听听手中,用气声嘱咐他。
“等人走后,回雍村。”
“我相信,陆钧是清白的。”
我故意重重打开衣柜门,走了出去。
“官爷可是在寻我?”
圣人对出生入死的陆钧,最后的恩情,是将我与他安排在了隔壁牢房。
牢房里只有一扇小窗户,我遥遥看着外面的星星。
“等出去后,我们生个孩子吧。”
“最好是生个女孩儿。”
“我教她跳舞、画画,她小名就叫紫藤好不好。”
陆钧浑身是伤,用膝盖爬过来,隔着栅栏握住我手。
“都听夫人的。”
20
听看守我们的狱卒说,外面贴满了我与陆钧的告示。
三皇子甚至挖出了我“宋先生”这个身份。
死我不怕,但这个消息让我很是难过。
世人皆看不起女人。
如果村长和娃娃们,知道了一向敬重的宋先生。
原来就是视财如命、一心为钱的阮宋宋。
会不会很失落。
会不会一气之下,把私塾都给砸啰。
就这么担心着担心着,就到了我与陆钧游街示众的日子。
上一次陆钧游街,穿着铠甲、骑着骏马。
这一回,我和他被关进方方正正的木头牢笼里。
活像两只丧家之犬。
但让我意外的是,街上的人都安静看着我们。
没有人向我们扔烂菜叶子,也没有人咒骂我们叛国贼。
我一开始还十分疑惑,等到囚车转过了朱雀街,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
眼前密密麻麻,跪了一片,全是身着素衣的人。
都是我熟悉的面孔。
丰村、西进村、向南村……我资助过的村庄,都来了。
上千人,跪在长街上,堵死了路。
21
他们衣衫破旧、眼神坚毅,面对披甲持锐的官兵,丝毫不畏惧。
丰村村长跪在最前面。
他手捧一长卷血书,上面歪歪扭扭写满了人名。
胡须皆白的老村长,用沙哑的声音,大声喊出。
“草民为侯爷与夫人请命!”
村长话音刚落,后面跟着的人齐齐下跪。
“草民为侯爷与夫人请命!”
上千人发出的声音,地动山摇。
有官兵眼神恍惚了,可能认出,这其中有自己的妻子或母亲。
有人问为首的官兵,是否要上报圣上。
为首那人,应该是五皇子的人,面色铁青。
“继续向前,不肯让路的人,就从他们尸体上踏过去!”
此话一出,满街寂静。
丰村村长颤巍巍从地上爬起来,眼神愈发坚毅。
他好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朝官兵手里亮着的刀尖上撞上去。
我心肺惧裂:“村长!”
但来不及了。
22
长街上千堆雪,雪地之中,盛开出一朵鲜红的血花。
我听到老村长说的最后一句话。
“用某这条老命,换宋先生……清白。”
他叫我,宋先生。
即便他们都知道了我是歌姬阮宋宋。
他仍叫我——宋先生。
我这才明白了肝肠寸断是什么感受。
我用力撞着牢笼:“放我出去!快放我出去!”
但为首那人仍然毫无所动。
他轻蔑一笑,用刀尖挑起尸体:“就你这条贱命,不配。”
满街肃然,一时之间没人再敢动弹。
寂静之中,一个声音划破人群,远远传来。
“他不配的话,那老身配吗!”
23
我嚎啕大哭,双手死死抓住牢笼,让自己不瘫软下去。
泪眼朦胧里,满街人流自动分开,中间空出一条道。
一个人影拄着拐杖,蹒跚着缓步走来。
竟然是,西进村那个最爱与我唠嗑的陶大娘。
她总喜欢晒着太阳纳鞋底,和我说些怪力乱神的故事。
而现在,她昂首站在人群前。
身上穿着一品诰命夫人礼服。
为首官兵愣住了。
几秒后,所有人齐刷刷行礼:“见过魏夫人!”
原来这个头发花白的小老太太,她的夫君。
竟是五年前致仕的——
被圣上御赐金书铁券、为大昭鞠躬尽瘁一世、门下学生无数的,老丞相。
老丞相无子无女,一生都奉献给了朝廷。
他曾教过的学生,如今大多位极人臣,皆在朝堂之中。
见久不曾出世的师母,重新穿上礼服,步履踉跄着拦路伸冤,一时百感交集。
朝野震动。
半个朝堂的大臣上书请命,异口同声自己无颜面对恩师。
只求彻查陆钧叛国一事。
24
太子临危受命,被圣人委以重任。
他连夜派人将五皇子府邸团团围住,又从其心腹管家口中,探清五皇子私藏兵器的密库。
从中搜出兵甲数千件、武器上百箱。以及一年多来与匈奴、契丹、女真等各族首领私通密信。
究竟谁是忠臣、谁又是叛国贼,眼下已然分明。
五皇子锒铛入狱。
其下一众党羽皆被处以绞刑。家眷中男性流放塞北,女子发配辛者库。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五皇子早有谋逆之心。
早前拉拢陆钧不得,又疑心陆钧背后为太子效力,于是暗中栽赃,想要除掉这颗无法掌控的眼中钉。
只是可怜老村长。
朝堂之上,位高权重者的翻云覆雨手,挥起落下,就是多少条血淋淋的性命。
如果没有陶大娘——不,前丞相夫人出面。
不久之后。
我与陆钧,也不过史书中两条冤魂而已。
25
从出狱那天起,我再没用过男装出现。
但见到我的人,仍都抱拳叫我一声“宋先生”。
我与陆钧为村长修了坟。村长儿子、儿媳都去得早,家里只剩下一个年逾五岁的小孙女儿。
我们将小姑娘接回侯府,以侯府小姐身份对之,只想好好将她养大。
这份恩情,以一世去还,都未必足够。
第三年,我又生下一个小女儿,名唤紫藤。
我早年身子亏空,生紫藤时经历大出血,几乎失去性命。
陆钧不让我再生,我却有了新的想法。
出月子后。
我遍寻妇科圣手,在盛京及周边几处城镇,创办“千金医馆”。
为身患隐疾却难以开口的女子,及怀孕中的妇人,无偿提供这方面的援助。
一日我随大夫去帮一位妇人接生。
这户人家姓冯,从江南而来,在盛京开了几处绸缎庄。
冯夫人极瘦弱,又敏感怕疼,努力使着劲儿,豆大汗珠从额头滚滚而下。
生下的小女娃娃却白胖乖巧。
就是哭起来像小牛犊一样,梗着脖子,谁来哄都不奏效。
我仗着自己生育过有经验,朝娃娃伸出手去:“让我来试试。”
说来也奇怪,明明刚刚还哭得山崩地裂的小女娃。
一到我怀里,就裂开嘴吃吃笑。
我欢喜得紧,去握她柔软小手,却忽而愣住。
她右手小手臂上。
一朵花形胎记蔓延而生,花枝纤长、枝叶舒展。
分明——
是一枝紫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