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徒四壁》 小说介绍
祝安歌编写的《家徒四壁》非常值得阅读,作者文笔不急不躁,有条理有逻辑,读上去很有故事性。通过一件件的事情将主角云锦王罕推向一定的高度,引起大家的关注,小说第十一章花钱的感觉真好内容:云锦回头,见云福小跑着向自己追来。“你这丫头,走得可真快。......
《家徒四壁》 第十一章花钱的感觉真好 在线试读
云锦回头,见云福小跑着向自己追来。
“你这丫头,走得可真快。”
停个骡车功夫,云福一转头,人没影儿了。
“福伯伯,您的骡车?”
“没事,托人看着呢,你这丫头应该很少来县城吧,要买什么伯伯带你去,左右我这闲着也没事干。”
以往云福把人送到城门口之后没啥事就去县里溜达,把家里种的青菜、攒的鸡蛋拿来卖。
“这县里啊,我天天来,哪家东西又便宜又好,伯伯我可清楚嘞。”
云锦眼睛一亮,她第一次来这,有福伯伯带路,就不用找人问了。
她没忘记今日最重要的事就是去云济堂把欠下的医药费还上,又买了不少药材,花去二两多银子。
还拿出一部分让药店伙计帮忙磨成粉,当然也是付了加工费的。
出了医馆,云锦不禁咋舌,这古代的药材是真贵啊!
怪不得老百姓生了病都是自己撑过去,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找大夫的,一般家庭还真承担不起。
云福又带着云锦去了县里最大的一家粮店。
粮店虽然规模最大,但价格确实公道,称也都给的高高的。
云锦在店里转了一圈,对粮价也有了基本的了解。
这里最便宜的是黑面,两文钱一斤,黑面是以高粱面为主,里边掺了小麦面粉,哦,面粉还是带麸皮的,寻常老百姓都是吃这种。
小麦粉四文钱一斤,也是带着麸皮的,纯白面更贵,要六文一斤,富贵人家才吃得起。
云阳县的主要农作物就是小麦,黍米、高粱和大豆。
米的价格比面贵,差不多的大米也要六文钱一斤,精米还会再贵上一些。
云锦买了十斤米,二十斤白面,小米是个好东西,家里没有,得多买点。
呦,还有核桃,来两斤,红枣可以多来点,红糖……
哦,还得买粗麻袋。
云福一脸纠结,这丫头手缝也太宽了,净捡精贵的买。
黑面才两文钱一斤,一大袋子五十斤,花一百文够一家人吃很久,谁知道这丫头瞅都不瞅。
不过他这外人也不好说什么,嗐,虽然没花他的钱,但,看着也挺心疼的。
老板见她买的不少,还送了几小包菜种子。
花钱的感觉可真好啊!
云锦心满意足地跟在背着大包裹的云福背后,庆幸无比,要是没福伯伯,这些粮食她还真不好拿。
而接下来,云福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心痛到无法呼吸。
这丫头买把刀也就算了,竟还花一两银子买了一口铁锅,铁锅除了做饭熟的快点,省柴火外还有啥?
他不懂。
在东祁,铁可是奢侈品,几乎都是用来制作武器和农具,拿铁做锅?那是顶富贵的人家才会用的。
普通人家有个陶锅就不错了。
这还没完,解决了锅的问题,云锦又去了肉铺,不同部位的肉价格也不同,大肥肉最贵,要十六文一斤,五花次之,要十四文。
买了五斤肥肉,两斤五花,瞧着排骨便宜,又买了两斤排骨。
云福腾出一只手,拽了拽云锦:“小丫头,天这么热,肉可不经放啊!”
云锦摆摆手,表示小意思,家里那么多人呢。
肥肉用来炼油,五花肉可以剁馅包饺子,做红烧肉,回到家就先把排骨给炖上……
买了口铁锅,怎么也得开开锅不是?
卖猪肉的胡屠户眉开眼笑,他已经很久没遇到过这种大客户了。
兴奋之余还送给云锦一个猪蹄,两根猪棒骨。
又买了一些零七八碎后,云锦总算收了手,云福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瞧瞧他身上背的,挂的……再买真的拿不下了。
早知道就把骡车牵过来……不行,那得交五文钱呢。
对!他完全可以当骡子使!
正当云福胡思乱想时,这小祖宗又又又停了下来。
“叔叔,您的包子怎么卖?”
卖馒头的大叔一愣,“啥?”
云锦手指了指,“包子,哦,带馅馒头。”
“素馅一文一个,肉馅两文一个。”
云锦点点头,小手一挥,买了四个肉包。
云福心口又开始抽抽了,家人们,谁懂啊?她买那么多肉,还买肉馒头,呜呜……
而馒头铺的老板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嘴里不停念叨,包子,包子……
接着双手一拍大腿,嘿,这个名字好,多贴切啊!以后他这里再也没有什么肉馅馒头了,只有大肉包子。
“诶,这位客官,您要不要来个大肉包子……”
云福带着云锦出了城,到城墙根前给帮他看车的驴车车主打了个招呼,把东西放车上,便牵着骡子回到约定的地点。
“伯伯,这是给您买的包子,今天辛苦你了。”
云福呼吸一滞,感动之余又酸酸涩涩的。
这孩子可真乖巧,原来包子是给他买的。
“傻孩子,乱花这钱作什么,伯伯不吃,阿锦带回家,你们分着吃。”
这么金贵的吃食,他哪里能要!
云锦直接把油纸包塞到云福手里,“伯伯就别跟我客气了,您今天可帮我大忙,这么多东西老沉了。”
云福摆摆手,不过是出了把力气,他们庄稼汉最不缺的就是力气。
二人你推我让。
“你这丫头……”云福无奈地摇摇头,这性子都跟她爹一样。
“以前啊,我跟着你爹打猎,你爹箭法特别准,那叫什么?百步穿杨,箭无虚发,对,就是箭无虚发,跟着他我们哥几个都赚了不少钱,这头骡子就是打猎攒的钱买的……”
说起云向南,云锦耐心地听着,她脑子里关于云向南的记忆不多。
云福回忆过去,云锦时不时地附和一句,爷俩儿相处地十分融洽。
云福是真的怀念云向南在的那些日子。
那个时候,他们几个整天往山上跑,其实打猎主力还是阿南,那家伙厉害着呢,力气大,箭法也准,打的猎物最多,最后赚了钱还给他们分了不少……
去采买的人陆续回来,云福也不再跟云锦客套,把温热的包子揣进怀里。
这可是白面大包子,回家给两个小孙孙一人一个,剩下的媳妇一个他一个,媳妇整日里操持家务太辛苦啦。
至于儿子儿媳……闻闻味儿得了!
云福越想越开心,仿佛已经看到小孙孙围着自己蹦啊跳啊的场景,此刻的他恨不能让骡子长双翅膀飞回去……
骡车逐渐重了,除了白云村的,还有附近几个村子的人,见人坐满了,云福挥起了小鞭子。
道路两旁浓密的树冠挡住了洒下来的阳光,向地面投下一片片斑驳的树影,一辆骡车缓缓地朝着白云村的方向前行……
云锦依旧坐在赶车的云福旁边,闭着眼假寐,十岁的小身板这一趟下来还挺累。
村里几位认识云锦的伯娘婶子想搭话,看看她都买了些什么,那么一大坨,不过见云锦闭着眼也就罢了。
骡车离云家村越来越近,附近村子的人也都下了车。
青山苍郁,山风徐来。
山脊低处,数十幢茅屋歪歪斜斜,犹如棋子散落在山脚,绵延数里……
云锦家的那座茅屋也在其中,陋室虽破,见之,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