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侯门主母不做扶儿魔》 小说介绍
小说《重生后侯门主母不做扶儿魔》中的主角是宋良窈娘,小鱼不冷所描绘的主角形象堪称完美,符合大众审美,让人产生很大的期待,除了主角之外每一位人物也都很有特点,本章内容:3虽说侯府世子定然是宋良跑不了,可俗话说的话,背靠大树好乘凉。忠勇侯府这块......
《重生后,侯门主母不做扶儿魔》 第3章 在线试读
3
虽说侯府世子定然是宋良跑不了,可俗话说的话,背靠大树好乘凉。
忠勇侯府这块牌子还是响亮的。
“夫君年纪轻轻就走了,膝下只有一个孩子实在空虚,他定然会乐意看侯府子嗣繁盛,何况还能帮扶族中。”
族长眼神闪烁,他家里可有几个适龄孩子的。
给自己谋好处的事情,没人会拒绝。
族长满口答应,只说就跟族人商量好名单。
“侯府有你,宋家有你,真是祖坟里冒青烟啊。”
我含蓄低头,坦然接受他的夸赞。
心中期待不已。
将宋良赶出家门,或许不算什么。
可若是侯府在此时过继孩子。
我还真想看看,宋良听说后的脸色有多么难看。
晚上,秋月伺候我入睡。
她忍了一天,此时无人,终于将心中的不解问出。
“夫人何必为了窈娘跟世子闹到这般地步,大不了许她做个妾室就是。”
我但笑不语。
是啊。
如果宋良所求,真是只是娶窈娘为妻,或者拿走家主印信就罢了。
可我知道,他是想要我的命。
陶氏离开府后,并没有跟着去照顾宋良,而是赶往京郊。
去找我礼佛闭关的婆母告状。
看来明日,又有新的波折。
我背了这么多年的冤屈,是时候还自己一个清白了。
第二天,宋良就偷偷回了侯府。
他没有去拿银子,反倒来我院中直挺挺跪着。
摆出老老实实认罪的样子。
我慢悠悠梳妆打扮,填饱肚子。
人还没来全,戏可唱不起来。
一个时辰后见我还没有磨叽完,连秋月都心疼地看不下去。
“母子哪有隔夜仇,您好好与世子说话。”
好吧。
看着天色,婆母也该到了。
秋月扯着我走出房门。
宋良看到,眼神中立马就露出得意,然后迅速低头掩饰。
“母亲,千错万错都是儿子的错。”
“您有什么火气冲儿子来就是,子嗣乃侯府大事,怎么能玩笑待之。”
“家主印信,您想要留着就是,儿子已经长大,会自己挣前程回来孝敬您。”
他便说便抹眼泪,好似受了极大的委屈。
如果我没有失忆,昨天是他起的头吧。
倒是个能屈能伸。
若我没有奇缘,晓得自己上辈子的结局。
或许真的会一时心软原谅他,可,没有如果。
“你没错,你只是想做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母亲若是阻拦,岂非害了你。”
“说好的三个月,一日都不能少。”
“门房放世子进来的人,罚俸三月。”
“将世子……”
我话还没说完,陶氏就从门外腿脚利索地冲出来。
一把抱住宋良开始哭嚎,语气里满是心疼。
“世子快别这样,您是侯夫人身上掉下来的肉,这般,她该有多心疼啊。”
“夫人,您原谅世子吧,他只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我看谁敢将我孙儿赶出去!”
婆母紧随其后,眼神锐利地盯着我。
宋清寒为救我战死沙场。
她记恨多年。
若不是老侯爷临终前,托付家主印信。
我可能早就被折磨死了。
陶氏在婆母的指使下,将宋良扶了起来。
三人抱头痛哭。
独独衬得冷眼旁观的我像是恶人一般。
待婆母倾泻完自己对孙儿的关心后,就将矛头指向了我。
手中的拐杖敲击着地面,发出刺耳的声音,表示着主人的不满之情。
“沈氏,我还没死呢!想要将我孙儿赶出家门,好鸠占鹊巢不成。”
“当年若不是老侯爷心软,你还不知道在哪乞食,如今还敢对宋家正经主子吆五喝六。”
“丧门星,克完父母克丈夫!”
婆母的话说得毫不留情,将我的脸面都踩在脚下。
她骂得起劲,声声斥责。
这些话传扬出去,我还有什么脸面。
陶氏倒是反应极快,给宋良找了个好靠山。
这样一尊大佛摆在后宅,我做什么都要束手束脚。
“我是不是丧门星,老夫人您心里比谁都清楚。”
“夫君他根本就不是……”
4
“闭嘴!”老夫人急不可耐地出口阻拦,她也是有软肋的。
否则光凭老侯爷的遗言,根本护不住我。
“我父亲怎么了?”宋良满脸疑惑。
他心里,和所有人都一样,觉得我是害死他父亲的凶手。
“宋清寒并非为护我而死,他是自作自受。”
我如释重负地说道。
十八年。
压在我心中十八年的石头终于移开了。
宋良满脸不可置信。
“不,不可能!祖母您说啊,父亲明明是为了救她才……”
老夫人满脸灰白。
有些话已经不用明说。
宋良一直觉得,若是他父亲没死。
自己就无需被我逼着苦学,可以和京城中其他家的少爷一样,打马游街,意气风发。
陶氏便是这般挑拨我们母子关系。
宋良出生不久,边关战事紧急。
老侯爷让我随宋清寒出征,婆母不愿宋良受苦,小小年纪跟着我奔波。
特意寻来陶氏。
我看着陶氏还算温厚,又想着婆母总不至于害亲孙儿,便同意她照顾孩子。
没想到却是引狼入室。
我是老侯爷副将的女儿,父亲战死,母亲殉情。
老侯爷怜我孤苦,收养我。
将一身武艺倾囊传授,还亲自定下我与宋清寒的婚约。
宋清寒与宋良是一种人,敏感多思,还容易意气用事。
并不适合领兵作战。
宋清寒偏要上战场证明自己。
老侯爷心软同意,只要求每次必须带上我。
只有那次,我回京生宋良,刚到边关。
却听到宋清寒独自作战时,恃勇轻敌,率轻骑追击敌军,不甚战死的消息。
老侯爷恩情在前,我不愿他因儿子背负流言。
主动要求掩盖真相,说成宋清寒是为了救我而送命。
我被赶出军营,余生不得再踏入半步。
这件事情瞒得了众人,老侯爷和老夫人却是心知肚明。
宋清寒走后,老侯爷心情郁郁,没多久就撒后人寰。
临终前只提了两件事。
一是将家主印信交托到我手里。
另一件事便是宋良此生不许习武,以免悲剧重演。
而陶氏,挑拨我们母子关系不说,竟然背着我们找人教宋良习武。
其心可诛。
老夫人到底上了年纪,受不住打击,直呼自己头疼管不了闲事,要回去休息就落荒而逃。
宋良眼看着没了靠山,茫然无措地站在那里。
陶氏不着痕迹地往他身后躲去。
宋良到底是侯府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没有证据,我贸然动手恐不能令天下人信服。
可陶氏不过是一介奴婢,卖身到侯府。
我便是即刻送官打杀了也不过分。
宋良满脸祈求的看向我,低着头小声认错。
“母亲,都是孩儿的错,以后再不会受外人挑拨。”
“陶氏对孩儿有恩,请您饶她这次,往后定不敢再犯。”
宋良还以为,我会跟从前一样。
只要他认错,就会被原谅。
可即便亲如母子,也会有寒心的时候。
要我暂时放过陶氏可以。
宋良需得按着先前说好的,去和窈娘过三个月苦日子。
他思忖后便答应下来。
将宋良再次赶出侯府后,我让秋月跟府内下人重申了规定。
不许偷偷接济世子。
不许放世子回家。
我还另外派人去跟着宋良,看他与那窈娘做了什么。
宋良手中还有些余钱,刚开始日子并不难过。
但他很快发现,以往随便赊账的店铺不再做他的生意。
两人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光是租赁院子都花了大半。
窈娘还眼巴巴等着银钱养身子。
宋良将身上能当的都当了,只是杯水车薪。
他厚着脸皮要熟人去借钱,别人连门都不让他进。
一个月后,族长带着过继的五个孩子进了侯府大门。
窈娘又是害怕又是失望,干脆直接卷着全部家当趁夜偷跑。
给宋良连口饭钱都没留。
宋良这些年被我金尊玉贵地养着,哪里吃过这种苦,受过这种累。
被气得吐血晕了过去。
还是暗中盯着的人看不过去,替他请了大夫。
宋良让人递了消息,说自己已然知错,过往种种皆是他年少不知事,只求能回府承欢膝下。
我没同意。
说好的三个月就是三个月,一日都不能少。
更何况,我还准备了惊喜给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