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逆子》 小说介绍
小说《大明第一逆子》主角朱慈烺崇祯有点令人惊喜,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故事人物很饱满,《大明第一逆子》第3章讲述的内容是:早朝的时候,崇祯宣布了诏令。皇太子朱慈烺为锦衣卫副指挥使,协助指挥使骆养性维持好京城治安。众人哗然!第二条诏令,捐银助饷......
《大明第一逆子》 第3章 在线试读
早朝的时候,崇祯宣布了诏令。
皇太子朱慈烺为锦衣卫副指挥使,协助指挥使骆养性维持好京城治安。
众人哗然!
第二条诏令,捐银助饷的事。
大臣们听此,立刻哭丧起脸。
可没等他们哭穷,金銮殿上崇祯皇帝的身边,宣旨太监王承恩已经开口说话了。
“国丈周奎,捐出家产白银共计八十万两,以资助辽东将士军饷!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捐出一年朝奉,以资辽东将士军饷!”
此诏令一出,朝堂瞬间炸了锅。
文武百官们,齐刷刷的把目光聚焦在国丈周奎和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身上。
吝啬鬼周奎捐了八十万两银子,朝堂炸了锅。
周奎听着崇祯帝的夸赞之词,心里无比苦楚,简直是打掉了牙和血吞,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而且他发现银子少了二十万,但只敢在心里暗骂骆养性不当人子,但毕竟自己贪墨三百万两的事情拿捏在锦衣卫手里,他也不敢说什么。
骆养性倒是脸色平淡,这事儿是他主动做的,为的就是起带头作用。
坦白说,骆养性不是个什么忠臣,此人亡国之后是降了建奴,这是个软骨头。
朱慈烺倒是不希望骆养性骨头太硬,软骨头才好拿捏。
群臣们窃窃私语后,安静了下来,有人已经开始暗中擦汗了。
。翰林院修撰魏藻德站了出来:“启奏万岁,臣等俸禄微薄不足以糊口,实家无余财,还请万岁明鉴。”
魏藻德是率先反对崇祯捐银助饷的第一人,他这么站出来一说,立刻引起了群臣的附和。
这一点,早就在崇祯的预料之中。
他淡淡的说道:“自即日起,由锦衣卫负责京城商税收取,诸位卿家自有自个儿的难处,这一点朕是只晓得。朕会命锦衣卫一一查实,着实家境困难者,自可量力而行。”
有人开始回过味来了,难怪皇帝突然无端端的晋封太子为锦衣卫副指挥使,皇帝这是早就商议好了啊,要对文官们下手啊。
东林党集团经营数十年,岂能这么容易被你们撼动么?
你个皇太子不过是区区小儿,能有什么本事?能查出什么来?
散朝后,百官们看向周奎的眼神如欲杀人。
许多勋贵干脆将厌恶写在了脸上,你这国丈太他娘的过分了吧。
“国丈还真是财大气粗啊,大口一张八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就献上去了。连个招呼也不打一声,这是故意让咱们难堪的么。”兵科给事中龚鼎孳冷嘲热讽的说道。
这个龚鼎孳是个什么东西呢,此人乃是三姓家奴,先事大明,次投闯王,再降建奴。
御史曹溶也跟着说道:“八十万两白银对于国丈来说还不是九牛一毛。对于咱们来讲,就算是八千两也拿不出来啊。”
“走吧走吧,回家筹银子去吧。完喽,这日子没法过喽。”
周奎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心知自己得罪了很多人。
拿了二十万两白银,升任了锦衣卫副指挥使的朱慈烺就准备开始他的计划。
北镇抚司内,朱慈烺雷厉风行。
他先是召集了锦衣卫百户以上的官员,训话。
锦衣卫现在问题很大,十五万的编制,在京城也不足八千人,而且内部有着诸多的混乱。
“诸位兄弟,本太子知道你们这些年日子过得都不好,先是被东林党欺负,再被阉党摁在地上摩擦,着实够窝囊的了,不过从今以后,有我太子在,就只有我带着你们欺负别人的份!绝不会被别人欺负!”
众人看着朱慈烺,心中燃起了希望。
是啊!
这些年锦衣卫太憋屈了,特别是被太监骑在头上的那些日子。
可,一个十二岁的皇太子,能做到吗?
大概只是胡言乱语吧。
朱慈烺看着众人的表情,淡淡一笑,大喝道:“抬上来!”
抬上来?抬上来什么。
众人疑惑间,几个锦衣卫抬着一个大箱子走了进来。
沉重的箱子被‘砰’的一声放在了地上,抬箱子的几个人累的满头大汗。
朱慈烺摆了摆手,几个力士施礼退下。
朱慈烺伸出手,旁边的骆养性失去的摸出一把锤子,递了过去。
骆养性不知道为什么有钥匙的,可朱慈烺偏偏不用,非要暴力开锁。
像极了刚捞了一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山匪。
锦衣卫们不解、疑惑、迷茫……
忽然,朱慈烺抡起锤子,狠狠砸下。
咣当!
一声闷响,铜锁应声而落。
然后,这小太子一脚将箱子给踢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