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兰芳》 小说介绍
《梦回兰芳》中的故事吸引着很多读者,主角林羽兰芳动线明显,文章主题立意明确,人物形象和人设完美契合,小说第3章内容所讲的是:班达忙将林羽往前轻轻一推,笑着对陈先生介绍:“陈先生,这是林羽,从遥远之地来的奇人。他听闻大总制招募贤才,一心想要效......
《梦回兰芳》 第3章 在线试读
班达忙将林羽往前轻轻一推,笑着对陈先生介绍:“陈先生,这是林羽,从遥远之地来的奇人。他听闻大总制招募贤才,一心想要效力,我特带他来请您指点一二。”
林羽赶忙恭敬地行礼,说道:“晚生林羽,久仰陈先生大名,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陈先生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林羽,问道:“你既想为兰芳效力,可对当下局势有何见解?”
林羽深吸一口气,整理思绪后说道:“晚生初到兰芳,这几日在班达首领的帮助下,也算了解了些情况。如今兰芳外有荷兰殖民者觊觎,内有土著部落侵扰,而武器装备又远逊于荷兰人,这是当下最大的困境。”
陈先生微微点头,示意林羽继续说下去。林羽见状,胆子大了些,接着道:“晚生以为,我们可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改良武器。虽说我们一时难以制造出如荷兰那般先进的枪炮,但可对现有的冷兵器进行改造,比如在长刀上安装护手,增加杀伤力和防护性;同时,可以尝试制造一些简易的火器,像土雷之类,用来弥补火力不足。其二,加强军事训练。士兵们不仅要训练近身搏斗之术,还需学习如何配合使用武器,制定合理的战术,以应对不同的敌人。”
陈先生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眼前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竟能说出这番见解。“你所言倒有些道理,不过这些想法实施起来并非易事,人力、物力、财力皆是难题。”陈先生微微皱眉说道。
林羽早料到会有此质疑,不慌不忙地回应:“先生所言极是,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人力方面,可发动百姓,让他们参与到武器制造和军事训练中来,一来能增加人手,二来也能增强百姓的归属感和保卫家园的决心;物力上,兰芳丛林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寻找合适的材料用于武器制造;至于财力,或许可以鼓励商贾出资,待击退外敌后,给予他们一定的特权和回报。”
陈先生沉思片刻,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不错,小小年纪能考虑如此周全,实属难得。我看你确实有几分真才实学,我愿意向大总制举荐你。”
林羽大喜过望,连忙再次行礼:“多谢先生栽培,晚生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先生所望。”班达在一旁也为林羽感到高兴,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我就知道你行!”
几日后,在陈先生的安排下,林羽见到了现任兰芳总长‘刘台二’大总制是一位威严而和蔼的长者,他端坐在大厅之上,认真听取了林羽的建议。
这位兰芳历史上第5位总长,历史上的任期是1821年至1837年,任期16年。
是一位充满了争议的总长。
兰芳在其任期内由盛转衰,他在1824年被荷兰殖民者封为“兰芳大总制甲太”,并与荷兰签订了“三色字合约”,误将荷兰国旗升起,导致兰芳共和国被荷兰视为属国,
刘台二的政策倾向于与荷兰合作,但这种妥协并未带来长期的稳定,反而削弱了兰芳的独立性。
兰芳共和国从这时候起开始被荷兰殖民者所一步步渗透。
荷兰东印度公司自1824年起在坤甸设立“公班衙”,逐步加强对兰芳共和国的控制。
荷兰通过扶持傀儡政权和签订不平等条约,逐步侵蚀兰芳的***。
1832年,荷兰的殖民势力已经深入兰芳共和国的内部事务,兰芳的自治权受到严重限制。
兰芳共和国的经济主要依赖金矿开采和农业,但由于荷兰的干预,经济资源逐渐被荷兰殖民者掌控。
社会层面,兰芳共和国仍然保持着华人社区的团结,但由于荷兰的压迫和内部领导层的妥协,民众的不满情绪逐渐增加。
兰芳共和国实行全民皆兵的政策,但由于武器落后,难以抵御荷兰的军事压力。
在外交上,兰芳共和国曾试图通过向清朝称臣纳贡来获得保护,但清朝并未正式承认其地位,导致兰芳在外交上孤立无援。
幸亏自己来的早,一切还有挽回的余地,不过此时荷兰人的触角已经伸向了兰芳国内,时间已经长达五六年之久。
必须得争分夺秒,在干出政绩的同时使劲往上爬。
最重要的是,必须得掌握兰芳军,争取民心、获得兰芳官场的支持,提前把这个祸害给搞下去。
5年内,自己成为下一任总长。
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者,一定要将他们挡在国门之外,绝不能让他们再继续渗透下去了。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万不得已之时也只能打一仗了。
林羽这次更加镇定自若,将自己的想法详细阐述了一遍,还补充了一些关于组织情报收集、加强外交联络以争取其他势力支持的建议。
刘总长听完后,缓缓站起身来,说道:“林羽,你所提之策,虽有难度,但确有可行之处。从今日起,我便任命你为军事参议,协助我等共同谋划御敌之策。”
林羽激动得眼眶泛红,跪地谢恩:“谢总长信任,林羽必肝脑涂地,为兰芳的安宁鞠躬尽瘁。”
就这样,林羽正式在兰芳开启了他的征程,而他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荆棘,一场艰苦卓绝的保卫战即将来临,自己必须争分夺秒,将想法付诸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