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缅北噶腰子团伙的经历》 小说介绍
黑猫故事档案讲故事的能力很强,在《误入缅北噶腰子团伙的经历》中就能够看得出来,内容清晰不拖沓、情感表达很真挚,《误入缅北噶腰子团伙的经历》第1章讲的是:我想破头都想不到。有一天我会落入到缅北“噶腰子”团伙手中。他们拿着刀,要割我的肾。最可怕......
《误入缅北噶腰子团伙的经历》 第1章 在线试读
我想破头都想不到。
有一天我会落入到缅北“噶腰子”团伙手中。
他们拿着刀,要割我的肾。
最可怕的是,取完肾后,我将会被做成人体标本。
这一切灾难的起源,要从我应聘到一家传媒公司说起。
1
我一直想做一名记者,但很多报社都不收我,认为我资质太差。
我只好应聘到这家传媒公司,公司主业是做数据收集的,规模不大,只有几十个员工。
像很多财富杂志类型的媒体一样,我们公司是分析各种行业资讯,访谈各种社会杰出人物,以及进行一些金融领域的操盘。
而我工作的部门是采访部,我做着类似记者的工作。
但说实话,我总觉得这个公司有种莫名的古怪,但又不知道怪在哪里,可能是我多心了吧。
我的领导是徐总,他要求我们写出10万+阅读的长篇报道爆文,以吸引散户关注,然后搞一些名目让散户进行投资,吸收公众存款。
采访的人物五花八门,有成功企业家,也有江湖传奇人物。
领导说过,做财富类媒体,不能天天发广告,也得有一些有趣的内容,才能吸引用户看下去。
我大概了解了,公司做这些采访可能是想拉拢人脉,打造名气,吸引散户投钱进来吧,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老板徐总是个50岁的秃顶男人,做事风格雷厉风行,对下属很严厉,有不少同事都被他骂过。
果然,我新入职不久,徐总就拿起一堆稿纸怒气冲冲走到我的卡位,把稿纸甩我脸上:
“看看你写的都是啥玩意?这样写会有阅读量吗?”
我不知道徐总最近为何发这么大的火,似乎他遭遇了一些很不顺心的事情。
我不敢看他的脸,低头捡起散落一地的稿纸。
坐到一边,我垂头丧气的反思起来:我一直渴望能成为出色的名记者,可现在,我真的做得一败涂地。
第二天上班,我对卡座的同事小郑,神秘兮兮地说要给我一个采访的好路子。
“啊?什么路子?”
小郑靠了过来,指着电脑屏幕说:“你看看这个人,你可以采访他写一篇报道爆文。”
说完,小郑推了那人物资料过来,是一个动物标本艺术家。
小郑一惊一乍地说:“哎啊,你快看,他发了一个公开邀请函——邀请全国各地的狩猎爱好者,参加动物标本展销会。”
小郑眼光一闪:“你看,咱们采访部不是要写一些行业标杆人物的故事吗,你正好可以采访一下他。”
“嗯嗯,我看可以。”
不管怎样,小郑给我提供资源,我还是很礼貌的感谢了他,答应下班请他吃木桶猪手饭。
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研究动物标本行业。
这是源于一些狩猎爱好者群体,他们打野猪、野鸡,野鹿。为了彰显成就感,会把自己的猎物还原生前的样子,做成标本。
这些爱好者们基本也不差钱,于是一个为他们提供标本制作服务的产业链诞生了,也衍生了动物艺术圈子。
我查看小郑推给我的资料,这位动物标本艺术家,名叫袁黎,在云南南部边境一个小县城开个了工作室,帮爱好者们收费制作标本,圈子里都叫他袁老师。
于是,我加了袁黎的联系方式,给他留言,表示想去采访他。
他回得很直接简洁:“欢迎!”
得到了答复,我马上到徐总的办公室汇报。
徐总坐在真皮转椅上,心不在焉,脸无表情,似乎对我说的不是那么感兴趣。
我做着最后努力:“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标本艺术家的故事肯定很精彩,我去采访做成专题,有信心能是10万+阅读的爆文,能把我们公司的名号推广出去。”
徐总被我说得头疼了,他用手抚着自己的秃头,后躺到转椅上,长吁一口气:“行吧,你这次要是还写不出好的东西,就别再回来了!”
我拍了拍胸口:“放心,这次绝对不会让领导失望的。”
我满心欢喜的转身走出办公室,突然,徐总叫住了我:
“慢着,你等等!”
徐总站了起来,语重心长地拍拍我肩膀说:“我看见你的背包太破旧了,既然出去采访,那就要穿戴得人模人样,别给咱公司丢脸。”
说完,他从档案柜里取出一个新款的背包送给我。
我心头一热,想不到徐总平时对我这么严厉,但背后也有体恤下属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