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误》 小说介绍
《红妆误》主要围绕主角萧淮董潇湘的故事展开,角色人物性格不同,正因如此,才能串联起来一个完整的故事,接下来是第2章的内容:2既然都已经暴露了,我也不再遮遮掩掩,第二天一早换上了女装。一脚踹开萧淮的门,准备和他道别。「萧淮,我准备回家看看我爹......
《红妆误》 第2章 在线试读
2
既然都已经暴露了,我也不再遮遮掩掩,第二天一早换上了女装。
一脚踹开萧淮的门,准备和他道别。
「萧淮,我准备回家看看我爹爹。」
他抬头看了我一脸,嘴里的茶水溅了我一身。
什么意思?这是嫌弃我丑?
我两三步上前,拽住萧淮的衣领「我很丑吗?」
他咳了两声「不…不丑。」
「这还差不多。」
「我要回家看看爹爹,看他被我气死没。」我松开萧淮的衣领,欢快的拍拍身上的包袱。
「那,祝董姑娘一路走好。」
「以后叫我湘娘就好。」我撂下一句话就溜了。
等出了霖阁好几里才后知后觉,这个萧淮也太不讲义气了,我都为他吸毒血了,居然不来送送这个大恩人。
越想越气,回到董府的时候太阳都落山了。
「爹爹,我回…」
我刚迈进府门话还没说完,就看见一个老头子拿着手腕粗的棍子朝我跑来。
大事不妙啊。
「董老路,看来你身体很好,白让我担心回来一趟了。」我一边跑一遍吐槽。
虽然打嘴炮赢了,但是我却被他抓着了。
这是我第一次被他抓到,虽然棍子是没有落到身上,却被关了足足七天的禁闭,闲的身上都快要长毛了。
不过更让我开心的是,我一出禁闭就在我家看到了萧淮。
「你怎么在我家?」
「你是来看我的吗?」
「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
……
我还有好多好多个为什么没有问,就被董老路打断了。
「董潇湘,不得无礼。到院子里玩去,我和萧将军有要事商量。」
我撇了撇嘴只能作罢,一个人在院子里来回跳,踢空气。
真的好无聊啊。
「这个死萧淮,一来就找我爹,和我爹在一起能有和我在一起好玩吗。」
我低头来回在两块青石板上跳个不停,看到萧淮的时候一时没刹住车,一头撞到了他的盔甲上。
「嘶~好硬」
「还是一样不长记性。」他伸手揉了揉我的头顶。
「你才不长…」
「记性」
我一抬头就跌进了他沉溺的眼眸和笑容里,语气就不自觉的软了下来。
「湘娘,跟你商量件事情吧。」
「等我平寇回来,你嫁给我可好。」
萧淮笑着又揉了揉我的头,就走了。
我还呆在原地琢磨他那句话,平定流寇和嫁给他。
少年一身铁甲,发出沉闷而又窸窸窣窣的声响,发丝根根被风扬起,意气风发,这一幕在我心中记了好多年。
很奇怪,萧淮走了之后我就收敛了很多,不再到处乱跑,也不嚷嚷着报效国家、建功立业了。
但是我每天都会去书房找爹爹,问他萧淮什么时候回来,一天问个七八遍。
他总是跟我说明天,明天说了好多个明天。
可是我足足等了十五天,连他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直到第十六天,我去书房找爹爹的路上,看到全院的人都在跪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人,我在那群人中也看到了爹爹。
「湘娘,赶紧过来。」
我从来没有看到爹爹露出那种不安的神情,我听话的过去跪着。
「奉天承运……钦此」
爹爹送走了那些人,就拉着我进了书房。
「湘娘,你要是不愿意嫁给皇上就赶紧收拾东西走了吧,萧将军在离咱们县不远的牙楼山。」
我不想嫁给皇上,当天晚上就收拾好了包袱准备走。
可是我还没有问爹爹,我走了他怎么办。
到书房也找不到不到他的影子,就发现桌上有一封信,无名无姓的。
我鬼使神差的打开了那封信。
「爹爹,你在哪?」
我扔了包袱找遍了整个府,都没有看到爹爹。
最后在后院那颗桃树下,看到了那个抱着母亲灵位,喝得烂醉的男人。
那一晚我没有逃,坐在房间里,看着烛火摇曳,从天黑到天明。
爹爹让我逃,他想用自己的死和这三十年的清誉来换取贤明的君主的一点点怜惜,不要追究董府其他人的责任。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卑微的爹爹。
即使当初娘亲被他得罪的那些人迫害死,也从未看他求过别人分毫。
等到第二天,父亲再看到我的时候,一脸的惊讶,他着急的拉着我往门外走,让我赶紧逃。
「爹爹,我嫁。」
我眼角噙着泪,看着爹爹佝偻的身躯,一夜之间像是老了很多。
两日后,我出嫁了。
没想到那次一别,竟是我出嫁前见他的最后一面。
皇宫里,婚房里
我穿着嫁衣拿着手腕粗的棍子抵在厉俞珩脖子上。
「说,为什么要娶我。」
我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我看到他的眼中看到了忧伤。
「是太后,假传朕的圣旨。她是我的母亲,我又怎么能责怪她,所以这件事归根结底都是朕的过错。」
「萧淮势大又手握重兵,太后担心他谋反威胁皇位,才出此下策,是皇家对不起董姑娘。」
「皇上,萧将军回来了。」
当我听到萧将军三个字,瞬身像是被抽去了最后一丝力气,手中的棍子应声落地。
「臣,萧淮如期平定流寇,特来恭贺皇上娘娘大婚,祝皇上娘娘伉俪情深,琴瑟和鸣。」
萧淮来了,可是那夜秋雨终究是比他早到。
「外面下雨了,让他回去吧。」
「奴才说了,可是萧将军就是不走。」
厉俞珩也有些无奈「那就让他跪吧。」
萧淮雨中跪了一夜,我从屋里望了一夜,而那个皇上也在那坐了一夜。
这是我大婚后第一次见萧淮,第二次见他是在冬日的赏梅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