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梦阑珊》 小说介绍
《长梦阑珊》中很多章节处的设计是比较新颖的,非常适合静下来慢慢的阅读。在作者雪月凝思的笔下故事中的主角人物非常的生动,经历的事情也比较有意思,第7章蒋毅内容是:不过这回倒是真没人敢再捣乱,在海军的全力配合之下,陆军各部紧急集结登船增援,不过......
《长梦阑珊》 第7章 蒋毅 在线试读
不过这回倒是真没人敢再捣乱,在海军的全力配合之下,陆军各部紧急集结登船增援,不过就算如此,陆军援师赶到淞沪也不是马上都能办到的,这也就意味着陆战队员们还得硬着头皮耗在大上海固守待援,那陆战队可是海军的心头肉,看来心头肉又要被多剜几天了……
此时在淞沪,蒋毅失落的巡视着营里的防区,许多熟悉的身影而今再也见不到了。也不知过了多久,蒋毅一个人恍恍惚惚的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不停地想啊想,直到蒋毅晃了晃有点发沉的头颅,似乎想静下来翻涌的思绪,但那历历在目的如潮往事,恍若飘渺的梦境,凄远迷蒙,久远不散。
黄埔出身的蒋毅想起了自己溪口老家的亲人,快四十岁的父亲和三十二岁的母亲在民国元年那个雪天里兴奋的脸庞。当自己降生的那一天,挥挥洒洒下了几天的大雪突然停了,和煦的阳光驱散阴云,光耀天秋。
直到多年以后,自己的父母亲族还是在说;当时,天空中第一抹冲出乌云的光芒直直地洒在自己身上,连厅堂里都泛着金光,好似天神下凡,让大家都有一种要叩拜的念头。而在那时的众人身旁,有一位慈祥的老夫人眼睛都乐的眯成了一条缝,抱起自己浅笑低吟道:“咱蒋家的子孙就叫毅儿吧,刚毅勇烈,好好的在这个世上活下去吧。”
回过神来的众人连称大善,欢天喜地的父亲在安顿好母亲之后就带着亲族们前去祭拜祖先了,一路上还不停地大喊;祖宗庇佑,祖宗庇佑啊!不肖子孙老来得子,蒋家有后了,我蒋文有后了!
令蒋毅日后惊得合不拢嘴的是,那位给他取名的老夫人不是别人,竟是王采玉王老夫人,蒋介石的生母!而蒋毅的父亲蒋文则是一位走南闯北的大商人,豪爽和善,人脉孚深,广有余财,并在家乡积善行德,扶助乡里,赈济饥民,极得乡人赞誉。由于王老夫人早年丧夫,生活困窘,同宗同族的蒋文曾在王老夫人最困难时大力扶助过,让其一家温饱可得,不至穷困潦倒,就连蒋介石在多少年后提及此事,亦感激非常,深念其恩。后来,王老夫人家境逐步殷实,两家更是通家之好,连在王老夫人给儿子蒋介石的家书中都多次提及蒋毅,认为此子三岁便可看到老,德才兼备,定为忠义之人,可以至亲手足厚待之,然战乱频仍,蒋介石未能得见此子,深以为憾。
天生神力的蒋毅,小小年纪就能将百斤重物毫不费力的高高举过头顶,因此以被乡人誉为“贲育虎子”,希望蒋毅能成为像孟贲,夏育一样的虎士。
十三岁时,蒋毅随父亲蒋文远行走商,拜遍亲旧武学大师,醇炼武艺,刀法娴熟,横刀朴刀戚家刀样样精擅。
十五岁时,枪法如神,曾以两把德国毛瑟军用手枪连毙截路强贼八人,八枪八命,枪枪中头,面不改色,名震四方。
十八岁时,随父至黄埔军校,把族人的家信送至蒋介石手中,未想在场的黄埔教官闲来无事,看这个年轻人不似凡品,随口和蒋毅说论了几句军伍战法。而令这些教官们惊憾不已的是,这个年轻人仿佛是为剑而生的将军,单从相论中即能看出他对战争的敏锐直觉,就好像是上苍赐予地与生天赋,今日得以大现。
旁六教官,与论与争,与考与诘,后皆叹服,尽言其子必为不世将雄,前途不可限量,且以为进修过德国高级军官学校的高材生怕也远不能及,时有兵家大成蒋百里恰逢其会,挽其手,抚其顶,奋喜之至,相顾而无言,唯有泪盈眶。站在一边全程关注的蒋介石更是亲自走向蒋毅,拍着他壮实的肩膀,连声赞叹,将其带在身边,引为心腹近侍。
在黄埔军校里,蒋百里亲自教导蒋毅,德文,日文,军略,一样样手把手的教指,他是蒋毅一生中最敬重的老师,没有任何人能够撼动这个地位。其中最让别人眼红的是老师根本就不让别人插手对自己的教育指导,生怕他们水平不足教自己教的不好,误人子弟,耽误了这颗百年难遇的宝玉珍苗。
时光砥砺,蒋毅的才学让蒋介石极为激赏,常常彻夜长谈,拊掌大欢,且这位年轻族人卓越的军事才能令蒋介石自叹弗如。此外,谁都知道蒋介石最重视同乡宗族,而蒋毅可是蒋家一族中的亲族大将,蒋介石最信赖的人,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