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是个白月光》 小说介绍
《太后是个白月光》的作者是浪得兔,小说创作手法非常新颖,给人一种很独特的感觉,主角的塑造相当成功,《太后是个白月光》第一章:有一种悲伤叫摄政王要回来了讲述了:这是云靖舒当太后以来最悲伤的一天!因为,原本属于她的生辰宴成了某人的接风宴;原本是......
《太后是个白月光》 第一章:有一种悲伤,叫摄政王要回来了 在线试读
这是云靖舒当太后以来最悲伤的一天!
因为,原本属于她的生辰宴成了某人的接风宴;原本是她的十八岁生辰,却没有人关心,更没有人记得了;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某人的突然回京。
云靖舒和皇帝卫凌一起,率领文武百官和后宫众嫔妃站在宫门前,翘首以待。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宫门前的街道依旧寂静无声。云靖舒抬起头看了看天空,微微蹙眉。太后的朝服层层叠叠,远远的看上去,华美异常,可只有穿的人才知道这身衣服有多厚,有多热;太后的凤冠以赤金打造,欲展翅高飞的凤凰口中衔珠,处处精致奢华,可只有戴着的人才知道这凤冠有多重,戴着有多累。
很不巧的,云靖舒就是那个人。身为天启的太后,云靖舒平日里并不这般打扮。谁没事,一天到晚的穿着这身衣服乱晃?可是,一旦碰上了天启的大事,作为太后,云靖舒自然需要华服相伴。
那什么才算天启的大事呢?祭天、皇帝生辰、封后……还有摄政王回京,前者云靖舒都已经熬过去了,后者是云靖舒今天要熬的大事。没错,今天云靖舒之所以需要穿着华服戴着凤冠,还得亲自站在宫门前迎接,为的就是摄政王回京。
摄政王,卫琛,天启最年轻的摄政王,从小投身军营,立下无数战功。先帝驾崩之前,留有遗旨,封卫琛为摄政王,在新皇未亲政之前,朝中事务无论大小,都要经过卫琛。可这位摄政王倒好,接了遗旨之后也继续留在边境,四年未曾回过皇城一步。原本,所有人都以为卫琛这一辈子都不会回来了。可没想到,在边境再此传回捷报的时候,还送来了卫琛回京的消息。
消息才刚收到,卫琛已经到了皇城之外三十里处,算算时日,卫琛正好在云靖舒生辰当日回京。这摄政王回京可是大事,至少,在所有大臣看来,摄政王回京可比给云靖舒过寿要来的重要多了。
许是察觉出了云靖舒的异样,站在云靖舒身边的皇帝卫凌微微转过头来,看向云靖舒,低声道:“母后可是累了?”
“哀家不累。”云靖舒扯出抹微笑,端的是身为太后的端庄肃穆。
“摄政王还未到,怕是还要辛苦母后多站一会儿了。”卫凌看了一眼云靖舒,云靖舒妆容不见一丝差错,可脸上已经有了淡淡的一片红晕。云靖舒平日里最怕热,也最讨厌在这日头下站着。若是平常,卫凌绝对不会让云靖舒晒着,可是现在摄政王卫琛还没回来,他们这时候回宫,也不太适合。
云靖舒微微点头,知道卫凌的意思。摄政王回京,该给的面子还是需要给的。更何况,她和卫凌这个太后、皇帝的身份加起来,还没有一个摄政王来的尊贵。所以,该站的还是要站,该晒的太阳还是要晒的。
“来了,来了,皇上,您看,来了。”跟在卫凌身后的太监总管惊喜的出声提醒,将众人的实现都向着街道前头望去。
只见原本寂静无声又开阔的街道上,出现了一支军队,步伐整齐,气势威严。领头的男子骑在骏马之上,玄色宽袖的华服衬的男子不像是个领兵打战的将军,反而像个贵族的纨绔子弟。
那骏马来到卫凌身前一丈处才停下,而伴随着骏马停下,那支步伐整齐的军队也停了下来,收步站直的最后两步,气势磅礴。
男子骑在马上并未第一时间下马,反而是微微低头,俯视着站在最前头的两个人。皇帝卫凌,今年十七,还是个毛头小子,那身龙袍穿在身上都显得过于沉重了些。男子的目光又微微转动,落在卫凌身边的女子身上。朝服、凤冠,处处都彰显着女子的高贵身份。可这身打扮在男子看来,却觉得碍眼的很。
“摄政王,皇上与太后等候您多时了。”卫风见男子久久不下马,上前几步,在马旁低声提醒了一句。原来,这便是摄政王——卫琛。
卫琛终于翻身下马,宽大的衣袖在半空中翻飞出一个精致的弧度。卫琛稍稍理了理衣襟,向着卫凌和云靖舒走去。
“微臣拜见皇上、太后,微臣来迟,还请皇上、太后见谅。”卫琛的话说的倒是谦卑,可动作却看不出一丝谦卑,因为卫琛行礼也不过是略略抬手作揖,还没等卫琛和云靖舒开口,卫琛早就将手又给垂下去了。再看卫琛,从头至尾,脸上的神情都带着几分疏离,一丝笑容都没有。
“皇叔客气了。”卫凌扬起笑容,丝毫不介意卫琛的怠慢。
听到皇叔两字,卫琛的脸色终于有了稍许的变化,卫琛定定的看着卫凌许久,末了微微点头,像是认可卫凌的称呼一般:“本王倒是多年未曾见过皇上了,远远瞧着,倒和皇兄有几分相似。”
“朕虽然已登基许久,可在政绩上还远远比不过父皇。”
“皇兄十九岁才登基为帝,不像皇上,年纪轻轻就坐上了帝位。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皇上还年轻,现在就说自己比不上皇兄,是言之尚早了。”卫琛顿了顿,继续道:“皇兄既然选定皇上作为天启储君,那皇上必定是有过人之处。皇兄是什么样的人,本王清楚的很,所以皇上无需过谦了。”
“皇叔教训的是,朕受教了。”
“教训说不上,只不过是我们叔侄多年未见,本王忍不住唠叨几句罢了。”
“皇叔说笑了,皇叔这一路风餐露宿的,肯定累了吧?朕已经为皇叔设下了接风宴,为皇叔接风洗尘。”
“多谢皇上了。”卫琛拖长了尾音,又将目光转向了卫凌身边的云靖舒身上。看了半晌,还是主动开口:“多年未见,太后娘娘风采依旧啊。”
云靖舒一挑眉,风采依旧,这个词听来怎么就那么别扭呢?不过,云靖舒没有表露出一分的不悦,习惯性的笑容,多一分过于放肆,少一分不够稳重,恰到好处的笑容是属于太后应该有的端庄:“多年未见,摄政王也一点没有变啊,依旧是丰神俊朗。”
“丰神俊朗?”卫琛重复了一遍云靖舒的话,勾起了嘴角,浮现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容:“太后过誉了,本王呆在边境多年,边境是什么样的地方,太后怕是不知道吧?边境那地方常年风沙凛冽,比不得这皇城风水养人。这些年下来,本王那还有什么丰神俊朗可言,老咯。”
卫琛的一句老咯,听上去要多刺耳有多刺耳,如果现在才刚刚二十二岁的卫琛已经算是老了,那么后头那些个胡子都白了一半的大臣算什么?他们是不是都可以告老还乡了?还是说,他们都已经可以进棺材死去了?
瞧着云靖舒的脸色变了又变,卫琛原本烦闷的心情一扫而空,变得和今天的天气一样,明媚欢快起来。卫凌怎么能看出卫琛和云靖舒两人的不对盘,赶紧插口,打破尴尬:“皇叔在边境多年,劳苦功高,是我天启的英雄,天启百姓定然不会忘记皇叔这些年来为天启的付出,朕也必定不会忘记。”
“那太后呢?”卫琛盯着云靖舒,追问了一句。
云靖舒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来看向卫琛,笑容不变:“哀家也和皇上一般,对摄政王多年的付出,铭记于心。”
卫琛看着云靖舒的眼睛,许久过后,冷哼了一声,语气变得慵懒起来:“太后和皇上过誉了,本王戍守边疆,是本王身为人臣的职责与本分,怎么敢担如此夸奖?太后与皇上,莫要折煞了本王才是。”
“皇叔这是说的什么话?皇叔此番打退了莫兰族,让那莫兰族不敢再扰边疆百姓,实为大功一件啊。朕定要好好嘉奖一番才是。”
“此次能打赢莫兰族,并不是本王一人的功劳,皇上若真是要嘉奖,还是犒劳那些边疆将士吧。”
“这是自然……”
卫琛和卫凌又开始聊起来,看样子,这一时半会的还聊不完。云靖舒深呼吸了几次,只觉得太阳毒辣,自己的脸好像都快要烧起来了。云靖舒很想抬手捂住自己的脸,躲个阴凉的地方好好休息一番,这天可真的是太热了啊。
云靖舒还在胡思乱想,却突然觉得一片阴影不偏不倚的挡住了太阳,云靖舒抬眼看去,只见卫琛不知道何时换了个地方站着,虽然依旧还在和卫凌说话,可卫琛站的地方,恰好给自己挡住了太阳。云靖舒有些愣神,不知道卫琛是有意而为之还是无意的。可不管是有意也好,无意也罢,那恼人的太阳是都被挡住了。
云靖舒有些恍惚起来,想起当年的往事,少时她缠着哥哥云靖霄,闹着要跟着云靖霄一起外出练兵。云靖霄没办法只能答应,可这练兵有什么好玩的?烈日底下站着,想找个阴凉的地方休息都没有。云靖舒坐在一旁,被太阳晒的晕晕乎乎的。那个时候,卫琛就会站在自己的身前,为自己挡着太阳,每次抬头的时候,她都能看到卫琛比太阳还要灿烂的笑容,那时候的卫琛,可真爱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