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是个白月光》 小说介绍
在《太后是个白月光》中很多语句都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作者浪得兔果然是有实力的人。通过作者的描绘主角云靖舒卫琛在人群中非常突出,很吸睛,第二章:看看谁才是人群中的焦点介绍:“皇叔在外多年,朕心里一直挂念着。此番皇叔回京,定要在皇城多住一段时间才......
《太后是个白月光》 第二章:看看,谁才是人群中的焦点 在线试读
“皇叔在外多年,朕心里一直挂念着。此番皇叔回京,定要在皇城多住一段时间才是。”
“如今边境稳定,本王打算今后定居皇城,不回边境了。”
“……”
卫凌的笑容有瞬间的凝滞,不过很快又恢复了正常:“如此,那是最好不过的了。父皇若是知晓这个消息,想必一定也会很欣慰的。”
对于这些客套话,偶尔说上一两句的还可以,一直说下去就没有意思了。更何况……卫琛瞥了一眼云靖舒,云靖舒站在原地,脸上的笑容都没有变过一分,可眼神已经有些涣散了,细细看去,额上都已经冒出了汗珠。这么热的天,再站一会儿,怕是又要中暑了。卫琛不动声色的收回目光,冷静打断了正在回忆往事的卫凌:“皇上,不知这接风宴何时开宴?”
“诶……真是的,见着皇叔回来了,朕过于高兴了些,都把这正经事给忘记了。”卫凌有些不好意思,笑着回答道:“接风宴已经在宣华殿安排妥当,就等皇叔归来,入宴开席了。”
卫琛微微颔首,卫凌见状,亲自带路:“皇叔请。”
“皇上先请一步。”这该有的规矩,卫琛还是记得的。
卫凌也不再客气,率先而走,而卫琛则和云靖舒同步而行。严格的说,这卫琛是还要落于云靖舒一步才对,可是这样一来,等级划分过于严明了些,就像是两个人之间隔着跨越不过的鸿沟。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莫名的让卫琛心里很不舒服,所以他才选择了和云靖舒同步而行。至于别人要怎么看,怎么说,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瞧着身旁的云靖舒走的目不斜视的,卫琛只觉得眼前的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人还是自己梦中的脸庞,陌生的是这规行矩步的样子。从前的云靖舒,是云家的掌上明珠,自幼便由云太傅亲自教学,才情在这皇城之中,无人能比得上。可是,那时候的云靖舒,爱笑爱闹,性子活泼的很。爱跟着云靖霄在外游玩,爱缠着他听他说些奇闻轶事。那个时候的云靖舒,整个人都是热情洋溢的,靠近她,就忍不住被她的热情所感染,跟着她的笑容一起笑起来。
再看现在,云靖舒穿着太后的朝服,戴着太后的凤冠,相貌未曾变过,可是这身打扮却让云靖舒的相貌变得模糊起来。卫琛努力的想去看清,可是却总觉得看不清,他看不清云靖舒的样子,也看不清云靖舒内心到底在想些什么……
卫琛的目光带着探究的意味,过于炙热了些,云靖舒要是感觉不出来那就真的是有问题了。只是,云靖舒不敢转过头去,更不敢让卫琛不要再看自己了,只能目不斜视的由宫女扶着,向着宣华殿而去。这好不容易拉回来的思绪,又不知飞到了哪儿去。宣华殿她来过不止一次,可是和卫琛一起来的次数却一只手数的清。那时候宫里的宴会都在宣华殿举办的,她跟着爷爷和父亲来赴宴,自己一个人呆着无趣,每次的这个时候,她都能看到卫琛在对面,偷偷的给自己扮鬼脸,逗笑自己。时隔多年,她没想到和卫琛还能一起赴宴,只是现在,那个会逗笑自己的少年,早就成为了现在权倾朝野、手握重兵的摄政王……
宣华殿终于到了,两个心思各异的人也各自落座。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不过一丈多的距离,却将两个人分割出了两个世界一般。你走不过来,我也走不过去,只能遥遥相望。
这主角都已经到了,卫凌立刻下令开宴。趁着宫女们上菜上酒的间隙,卫凌转过头去,看了看云靖舒的脸色,低声道:“母后,朕让人给母后准备了冰镇过的绿豆汤,母后可用些消消暑气。只是绿豆汤冰镇过,过于寒凉了些,母后就算是热,也不可贪凉多用才是。”
“皇上有心了。”卫凌的孝顺懂事,将云靖舒的思绪给拉了回来,笑着回了一句。卫凌得了云靖舒的话,笑的很是高兴,转回了头。不一会儿,那冰镇过的绿豆汤就送了上来,云靖舒喝了一口,冰冰凉凉的绿豆汤一喝下去,那热气真的消散了大半,舒爽的很。云靖舒又喝了几口,满足的眯起了眼睛。
卫琛把玩着手里的酒杯,没有急着喝酒,只是默默的将云靖舒的表情都看在眼里。这人还是和幼时一样,容易满足,只不过是一碗冰镇过的绿豆汤,都能让她笑的这般开怀。而且,盯着那笑容,不得不说的是,这笑容比刚才在宫门外看到的笑容要顺眼多了。
“皇叔,来,朕敬你一杯。”卫凌主动给卫琛敬酒。
卫琛拉回自己的思绪,不动声色的端起酒杯回敬过去:“多谢皇上。”
等着卫凌敬完酒,一直在旁观望的大臣也终于开始活泛起来,纷纷向卫琛敬酒。卫琛是先帝如今唯一的一个兄弟了,先帝还在时,就对卫琛格外器重。先帝登基之后,立刻就封了卫琛为恒王,知道卫琛一直都在军营生活,又将兵权交给了卫琛。可想而知,先帝对于卫琛有多信任。而这份信任,在先帝驾崩之后,更是让先帝留下了遗旨,封卫琛为摄政王,在新皇亲政之前,朝中事务无论大小都由卫琛决定。
从前卫琛不在皇城,所有人都以为卫琛是不想当这个摄政王,也认为卫琛是不会再回皇城了。可没想到,卫琛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回来了。谁也不知道,卫琛到底是为了什么回来的,可不管是为了什么,卫琛的回来,都意味着,这个摄政王要开始履行先帝的遗旨了。那么,不管他们想要做什么,都必须要过了卫琛这一关才行。所以,和卫琛打好关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卫凌几次想要和卫琛搭上话,可是很显然,卫凌压根就没有这个机会。卫琛的左边站着几个武将,正在和卫琛回忆过往战场上的峥嵘岁月;右边几个文臣又在蓄势待发,见缝插针的想要和卫琛搭上话。到最后,王家、陈家、谢家、林家的人一出来,直接将卫琛团团围住,是左一句摄政王,右一句摄政王的。纵使卫凌势身坐高位,这一眼望过去,都只能瞧见乌压压的一片头顶,勉勉强强的从这头顶上束发的玉冠分辨出,哪一位才是他的皇叔。
见状,卫凌不免有些气馁起来,望向云靖舒的目光里也有几分可怜的意味:“母后。”
云靖舒瞥了卫凌一眼,又看向卫琛哪儿。卫琛哪儿是热闹非凡,反而是她和卫凌这冷冷清清的,这鲜明的对比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寒酸的紧。云靖舒将银勺放下,深吸一口气,将心底翻涌出来的哪一点不忿给压了下去。清了清嗓子,云靖舒提高了声音开口:“摄政王。”
被人群包围的卫琛听到云靖舒的这一声呼喊,眼底浮现出一抹笑意,只不过这笑意很快就消失了。卫琛站起身来,分开包围着自己的大臣,走了出来,冲着云靖舒抬手作揖:“不知太后有何吩咐?”
这卫琛离开了位置,这原本围着卫琛的大臣也都顺着卫琛的视线,齐齐望向了云靖舒。云靖舒原本打好的草稿被这么多的视线给盯回了肚子里去,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她要说些什么。
卫琛将云靖舒略窘迫的神色看在眼里,‘好心’提醒:“太后可是有何事情,需要本王去做的?无论什么事,只要太后开口,本王赴汤蹈火,一定在所不辞。”瞧瞧,他的态度多好。
云靖舒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才忍下想要翻白眼的冲动,皮笑肉不笑的盯着卫琛,说:“摄政王这是说哪儿的话,哀家一介妇人,能有什么事需要摄政王做的。不过嘛,哀家倒真的有一事,想和摄政王商量。”
“是吗?那真的是巧了,本王也有一事想与太后商量。”
“既然如此,那不妨摄政王先说说看,有何事要与哀家商量啊?”很久之后,云靖舒只要想起这句话,想起说这句话的自己,就恨得咬牙切齿。事实证明,有些话是真的不能乱说的,因为乱说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的后路全给断了。只是当时的云靖舒没能想到后果,只能看到卫琛露出一丝略显诡异的笑容。不知为何,云靖舒的心里一紧,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一样。
只见卫琛状似不经意的弹了弹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随后抬起头来,一字一句认真的道:“本王戍守边境多年,一直不曾回京。如今本王回京了,这头一件事便是想履行先帝的旨意,好好尽一尽这摄政王的职责才行。否则的话,本王也是寝食难安,深觉辜负了先帝的托付。再者,皇上年纪尚轻,这朝中之事也不是一夕之间便能融会贯通的。所以,本王明日即可上朝,辅、佐、皇、上!”
卫琛的一句辅佐皇上,直接让云靖舒的笑容僵在了脸上。敢情,他要商量的事情就是这个?不对,这压根就不是商量,是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