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画追凶》 小说介绍
《心画追凶》主角杨硕王德明形象立体,个性鲜明,不少读者喜欢。说到这部小说必须提一下作者雪季,写作思路创新,写作方式独特,第3章内容介绍:5杨硕那边也告一段落,我看着目前的线索,心里隐约觉得哪里不对:“杨队,目前搜集到的证据都指向王德明,而董......
《心画追凶》 第3章 在线试读
5
杨硕那边也告一段落,我看着目前的线索,心里隐约觉得哪里不对:“杨队,目前搜集到的证据都指向王德明,而董洁和他关系匪浅,唯一的杀人动机就是董洁和王德明的奸情被死者刘兆英发现,他们为了掩盖自己的隐秘而杀人,但是这种情况也太明显了。”
杨硕补充道:“也有可能是为财。”
“刘兆英的财产?”我摇摇头:“你是说王德明为了独占妻子的财产,联合情人董洁策划杀人。不,这案子没这么简单。假如说王德明杀的人,他完全可以把刘兆英的尸体藏在家里不被人发现,或者找个没人的地方处理掉,而不是大喇喇地放在刘兆英家门口等着被人发现。
而且,倘若真是他杀人,他必须在1小时之内驱车前往现场,选择作案时机,执刀杀人,逃离凶案现场,藏匿血衣凶器,洗净残留血迹,启程前往机场,整个环节稍有差错闪失就会耽误飞机起飞的钟点。很明显,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常人是很难做到的。”
杨硕道:“照你这么说,那些现场发现的血迹怎么解释,以及从王德明家里找到的带有血迹的手套和袜子,难道有人故意引导我们去怀疑王德明?”
我:“不排除这个可能,杨队,我觉得需要再去看一眼证据。”
“让小张带你去!”杨硕提议,我不动声色拒绝:“不用了,我工作的时候不太习惯不熟的人在身边,我自己去就好。”
走到门口,杨硕追了上来:“还是我和你一起去吧,顺便看一下死者尸体。”
看他背后没人,我点了点头。
杨硕比我想象的更敏感一些,等我们上车之后,杨硕主动讲:“你信不过我的人?”
我轻笑:“别在意,职业习惯,我只是习惯信任自己。”
“那我呢?”他问,我没反应过来:“什么?”
他解释:“我说我,连我也要防备?”
看他认真的样子,我忍不住多说了一句:“你是我哥,我是你弟,我防备什么。”
“不是亲的。”
他话里有话,我没再回他。
6
到了法医检验所,我再次比对警方所收集到的证据。
手套、血滴、袜子。
我猛然惊呼:“不对!”
杨硕本来在看死者伤口,闻言急忙过来:“发现了什么。”
我缓缓道来:“虽然血迹化验和DNA检验的结果相同,但是也并不能直接指认王德明就是杀人凶人。你看,这只袜子两边的血迹竟然完全相同。根据常识,假如袜子当时被穿在脚上,那么袜子左边外侧的血迹绝不可能先浸透到左边内侧,然后再穿过脚踝浸透到右边内侧。只有当血迹从袜子左边直接浸透到右边时,两边的血迹才会一模一样。”
杨硕得出结论:“所以说,血迹很有可能是被人涂抹上去的。”
“是。”我点头“还有一个问题,你的人是什么时候对王德明进行血样采集的?”
杨硕一愣:“我没吩咐过这个。”
我继续推测:“血滴手套和袜子的证据使我们的人提供的,而最有可能污染证据以及在证据上做手脚的人,除了第一案发现场目击者以外,就是我们的人。”
思索一番,杨硕瞪大眼睛:“你是说,小张?”
“还是那句话,我只是猜测,目前他的嫌疑最大。”我客观回答:“在做审讯室时,我不仅在观察嫌疑人,身边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我都有留意。无论是录口供还是证据线索取材,小张总是能够恰到好处的提供给我们当时最想要的东西。
而且,一开始王德明是尽力掩盖他和太太分居的现状的,小张却说在路上听王德明偶然提起,这不是更奇怪吗。这些证据推出来的结果又刚好指向王德明,还有,你有没有发现,小张和王德明的身形很想仿,当然目前只是我的猜想。”
杨硕也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不排除任何有可能追踪到凶手的线索,或许我们能从小张身上摸到线索也说不定。不过,你知道的,做这一行的反侦察能力都很强,我们得放长线钓大鱼。”
“但……”我刚要提醒他别打草惊蛇,法医喊了一声。
“杨队,尸检二次报告出来了。”
杨硕:“说!”
“根据死者的伤口来看,是利器刺穿腹部脾肾而死,但是案发现场并没有找到作案的刀具。还有一个奇怪的点,死者虽然中刀但伤口并不深,说明其一刀不至于毙命,而是由于迟迟无法获得救援致使大量失血拖死的。”
根据法医的话,我做了假设。
死者若是被人失手伤害致死,凶手很有可能一开始是并没有杀人的故意的,很有可能对方是失手伤人,又或者是见死不救。那也就不涉及准备作案工具这一步,也就就不排除有可能刀具就来自于死者刘兆英的家里。
思及此,我提议:“杨队,我建议带王德明回和刘兆英的家看一看是否缺少了常用的刀具,比如水果刀一类的,这应该是之前搜证没有考虑到的。”
“你跟我想一块去了。”杨硕勾唇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