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神》 小说介绍
精品小说《箭神》非常容易让人融入到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中去,作者鹰羽对故事节奏的把握很强,主角太史慈曹玲描写的也很真实,第四章投得明主:说实话,太史慈并没想到会和管亥交手,因为历史上管亥是死于关羽之手,也因为刘备安排张飞与管亥对决••••••总......
《箭神》 第四章 投得明主 在线试读
说实话,太史慈并没想到会和管亥交手,因为历史上管亥是死于关羽之手,也因为刘备安排张飞与管亥对决••••••总之,没有想到,但问题是,事实上管亥来了,对自己来了。
历史改变了,就因为自己这个穿越者,小小蝴蝶扇动翅膀,历史的车轮脱离了它原有的轨迹••••••怎么办?逃避?太史慈心中立时否决掉了这个想法,既然来了,那就战吧,谁怕谁啊?!太史慈胸中涌起强烈的战意,催动战马,向管亥迎去。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生死大战,太史慈打起十二分精神,用尽全身力气,挥铁戟向管亥砸去,管亥见铁戟挥来气势*人,也暗自心惊,抬大刀一架,只听咣的一声,火星四射,四旁之人为之目眩,太史慈、管亥双方都连人带马退开了几步。
经此回合后,太史慈信心大作,心中暗道:看起来管亥虽勇,但与自己相比,还是略逊一筹。挥铁戟又上,管亥也暗自骇然:此人是谁?年纪轻轻,有这样实力?(太史慈去平原前和管亥本人没有交过手)
管亥其实很窝火,今日之战,他自己本在中军,看刘备等四面杀来,其他三面到还能勉强抵挡,就是阵后乱成一锅粥,听说那边的官军边杀边喊,说什么投降免死,给土地粮食,结果自己军心大乱,降者无数。管亥大怒,正欲亲自出战,却见面前一黑袍大将跃马而来,其势如猛虎一般,喝声如晴天霹雳,让人胆寒:“我乃燕人张翼德也,管亥来与我决一死战!”
张飞!管亥参加过黄巾,知道破黄巾百万的桃园三兄弟之名,今日一见张飞,已知自己非其对手,且张飞此人气势之盛,竟然使自己有恐惧之感。这可不妙,管亥想到,看来得暂且避过张飞。此时前、东、西三面杀声大作,刘关张三兄弟成名已久,不可与敌,还是从阵后杀出吧,听说后面领军的是个18、9岁的年轻人,管亥可不认为自己连这个默默无名的毛头小伙都打不过。
结果与这个年轻人初一交锋,管亥就知道自己也非此人对手,他是谁啊?世间竟然有这么多高手?管亥架开太史慈铁戟,叫道:“稍歇。”
太史慈闻言退后,听管亥叫道:“你是何人?”
太史慈微微一笑,道:“我乃东莱太史慈也,特来擒汝,汝还不投降?”
管亥闻言大怒,喝道:“你也敢如此说,我今日与你大战三百合,不死不休!”
太史慈道:“好!”正欲上前,只见侧面一青袍大汉飞马而来,众黄巾纷纷闪避,那人高喊道:“管亥休走,关云长来也!”
关羽!还是关羽找到了管亥,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安排的是张飞对管亥,结果却先被关羽遇上了,接下来发生的会像历史上一样吗?关羽刀劈管亥?太史慈心中一阵感慨。
管亥闻关羽之名,脸色大变,随即却又呈现决死之色,大叫道:“我今日有死而已,死前也要会会你们桃园兄弟!”
关羽卧蚕眉一立,怒道:“匹夫,纳命来!”挥青龙偃月刀与管亥战在一处,只见刀光烁烁,片刻已十几个回合。
太史慈在旁观战,暗叫不好,管亥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完全是搏命打法,关羽武艺虽在管亥之上,但一时也对他没有办法,长久下去,虽可胜,自身也难保不失。太史慈心中着急,突有一策,抽出弓箭来,对着管亥马头就是一箭,箭去如电,管亥战马中箭,一声长嘶,人立而起,将管亥摔于地下,战马则中箭而亡。
关羽见状,双手持青龙刀大喝道:“受死吧!”
太史慈一箭得手,却见关羽此举,心中暗叹道:管亥死矣。
却不料青龙刀并未劈下,关羽沉默片刻,眼中现出一缕孤傲之色,淡然道:“我青龙刀下不斩无力还手之将。”说罢,撇了太史慈一眼,拨马而去。
此时张泽率众已到太史慈身后,太史慈连忙命张泽领人将管亥擒住,五花大绑起来。又命张泽等人四处大喊:“管亥已经被擒,余者投降免死!”
随着管亥落马被擒,此战已无悬念,众黄巾纷纷投降,孔融也率北海城内官军出击,战局更成一边倒局面,半个时辰后,北海解围之战完全结束,刘备以2000人马,破黄巾5万之众,擒获管亥,斩杀千余,降者4万多人,自损人马600余。
北海城内,太守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厅内已摆下庆功酒宴。北海太守孔融,从事王修(字叔治,孔融下属)、程秉(字德枢,孔融下属)等,与刘备、关羽、张飞、太史慈皆在座庆贺。
孔融年近40,面白稍胖,太史慈心道:这就是4岁让梨的孔融啊,自己幼儿园时就知道他,闻名久矣,今天总算见着活的了。
孔融先举杯曰:“诸位,今日之事,全赖玄德不辞万险,前来相救,我代北海十数万百姓谢过刘使君。”
刘备连忙起身,称谢道:“文举(孔融,字文举)大人此言,备惭愧之至,实不敢当,今日一战成功,上赖诸位大人之威,下靠众兄弟努力,非备之功也。”
孔融笑道:“玄德过谦也。”
刘备道:“非备过谦,此战子义出力甚大,杀入城下送信在先,射杀管亥之马擒获匪首在后,论功子义应当第一。”
众人闻言皆纷纷点头称是,只有关羽面上微露不悦之色。孔融又举一杯酒来到太史慈面前,笑道:“子义立此大功,真北海恩人也。”
太史慈连忙站起,施礼道:“孔大人此言慈实在惭愧,大人对我母亲有恩(孔融知道太史慈是个好汉,太史慈在外,孔融经常派人以衣服饮食伺奉其母),我岂能不报?何况我有何德何能?都是依靠玄德公指挥若定,关、张二位将军奋勇杀敌而已,慈微功不值一提。”
众人闻言大笑,王修笑曰:“太史将军和玄德公一样,都过谦矣。”
突然席间一声长叹,众人惊愕,却见是一位30多岁,衣着锦服之人在座闷闷不乐。刘备疑惑道:“这位先生是••••••?”
孔融忙敛容对刘备道:“此乃徐州牧陶谦陶恭祖属下从事糜竺糜子仲是也。他来这儿多日了,是这么回事••••••”
原来是糜竺,太史慈知道此人,《三国演义》毕竟看过好几遍,糜竺乃徐州富商,先祖世代经营垦殖,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巨富,后为陶谦从事。最让太史慈映象深刻的是《三国演义》记载一次糜竺从外地坐马车回徐州,路遇一美貌妇人,美妇请求糜竺载她一程,糜竺答应,让马车与美妇,自己下车步行,美妇让他上车同乘,糜竺上车,坐于美妇身旁,一路上目不斜视。每次看到此处,太史慈都很感叹,自问自己做不到这点,糜竺真乃正人君子也。
孔融讲完,刘备等才知道事情缘由始末,原来徐州也正被曹*围困,曹*父亲曹嵩原先避乱于徐州之琅邪郡,曹*自陈留起兵,势力日大,遂派遣泰山太守应劭迎接其父曹嵩,路过徐州时陶谦本意结好曹*,派兵沿途护送曹嵩,但没想到的是派去护送之人原是黄巾余党,刚招安不久,见曹嵩携带百余车辆,装满金银财帛,遂起杀人越货之意,结果曹嵩一家惨死贼手,曹*闻之大怒,遂起大兵以报仇为名,杀奔徐州,沿途徐州百姓,全部杀光,以为曹嵩偿命,陶谦无法抵挡,困守下坯城,只能派糜竺出城向临近的孔融求援,没想到糜竺刚到北海,就又发生管亥围困北海之事。
糜竺离座向孔融、刘备等下拜大哭道:“诸公!北海之围已解,但我徐州还危在旦夕啊,可怜徐州数十万百姓••••••请诸公垂怜救之。”
刘备闻言沉吟不语,孔融命人扶起糜竺,道:“子仲不必焦急,我即日调遣北海兵马,赴徐州救援••••••玄德,你意下••••••?”
孔融望向刘备,刘备缓缓道:“曹*当世之雄,手下能臣勇将极多,恐非黄巾管亥之流可比••••••”
糜竺失望道:“玄德公难道见死不救乎?”
刘备思索一下,断然道:“曹*虽然难敌,然备必救徐州,只是我2千兵马经此一战,伤亡600多人,势穷矣,我欲明日即赴我同窗好友,北平太守公孙瓒处,借马步兵数千,兵马借到,即刻启程去解徐州之围。”
孔融、糜竺一听此言,大喜,糜竺再拜道:“玄德真英雄也。”
孔融笑道:“我给青州刺史田楷写书信一封,子仲明日可携此信赴青州,应也可请来田楷救援徐州。”
糜竺闻言大喜,又谢过孔融,当晚宴会尽欢而散。席间,刘备向孔融提出归降的几万黄巾,愿做良民,请孔融在北海附近安置之,供给粮食,并分给无主荒地,使其安居乐业,不复为贼。孔融笑道:“玄德公有言,吾无有不遵。”
刘备忙正色谢曰:“文举大人如此,大善举也,不愧为圣人之后,世所仰慕也。”
孔融大笑,宾主尽欢。
宴会结束,刘备、关羽、张飞、太史慈辞别孔融等人,骑马缓缓向城外营寨而去,一路风清月明,夜色如水,刘备默默无语,太史慈有话想说,却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
突然刘备立住战马,对太史慈微笑道:“子义,北海之围已解,这几日与子义相处,受教极多,备恋恋不舍,不知今后子义有何打算?鹏程万里,龙翔九天,子义前途不可限量也,不知何时再能与子义相见。”
终于等到了,闻弦歌而知雅意,刘备此言分明有委婉招揽之意,此时错过,更待何时?太史慈连忙滚鞍下马,拜伏在地,激动道:“主公,慈久仰主公大名,世间英雄,莫有如主公者,慈愿为麾下,效犬马之劳,实现主公桃园结义上扶社稷、下安黎民之誓愿。”
刘备闻言大喜,忙下马扶起太史慈,欣喜流泪道:“我得子义,大事可成矣。”
张飞也大笑,过来拍太史慈肩膀,道:“好!好!好!”连说三个“好”字。太史慈谢过张飞,又向关羽行礼,却见关羽神色中有一丝郁意。
其实太史慈知道关羽生他的气,关羽此人孤傲无比,与敌对战不喜有人相帮,而太史慈今日射死管亥之马,助关羽一臂之力,关羽心中十分不悦,只是念在太史慈为刘备所深爱者,不好发作而已。
太史慈想了想,对关羽下拜,关羽大惊,连忙扶起,有些不好意思道:“子义这是何意?”
太史慈诚恳道:“关将军,今日之事,非慈欲夺将军之功,也非慈恐将军不敌管亥而意欲助也,只是管亥当时已报必死之心,势如疯虎,将军万金之躯,不可轻易冒险啊!况将军与主公、翼德将军三人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将军要爱惜自己,不可与匹夫赌一时之气,逞一时之勇!慈有错,望将军赦之。”
关羽闻言,满面通红,默默无言,半晌才说道:“子义所言,顿开我心怀,此事是我之错,前事不提,从今后,我们互相扶助,共举大业。”
刘备闻言,笑道:“好,云长、翼德、子义,从今后我等四人,同扶汉室,福祸共之。”
“好!”刘备、关羽、张飞、太史慈八只大手紧紧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