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春华》 小说介绍
这本《酿春华》实在是太出彩了,作者江江写作功底深厚,剧情不拖沓,主角楚昭沈辞人物形象丰满立意深刻,《酿春华》第3章:5.沈辞成婚前两日,我母家的姨母与舅母得了消息特地从洛阳赶到宫中。楚炎下令让沈辞带沈夫人入宫,沈辞来时,我牵着楚炎走到屏风后......
《酿春华》 第3章 在线试读
5.
沈辞成婚前两日,我母家的姨母与舅母得了消息特地从洛阳赶到宫中。
楚炎下令让沈辞带沈夫人入宫,沈辞来时,我牵着楚炎走到屏风后。
”沈丞相!你好大的威风!如今公主还未过门你便要纳妾,你可有把皇家放在眼里!“姨母率先开口。
”听闻沈老夫人着急抱孙子,儿子倒是听话得很,不日就让住在沈家的表妹揣了孩子!“舅母随舅舅多年镇守边关,说话行事都带着狠厉。
沈辞穿着官袍,满身疲倦,消瘦不少。他弯腰赔礼:”沈辞愧对公主,日后会尽心辅佐皇帝,善待公主。“
”这男子家三妻四妾属是正常,怎的到了你们皇家这般费劲。就算是寻常百姓家,还养个外室,纳个小妾呢。“沈夫人此时替儿子打抱不平。
”你听听,你听听……多新鲜!先皇贵为天子后宫不也只有皇后一人!“舅母立马拍案而起。
”可不正是先皇只皇后一人,皇后走后,后宫没个体己的人。先皇这才郁郁成疾,留下一双儿女无人……“
”母亲!“沈辞疾声呵斥。
姨母砸了杯盏,气得说不出话。
我牵着楚炎走出来:"原来你们沈家便是这么想我的。无人管教,是吧?"我死死盯住沈辞,恨不得将他盯出个窟窿。
”臣……“沈辞对上我的眼睛,竟有几分乞求的意味。
”若你对我心中有愧,便卸一半兵权给我外祖一族……“我不愿再看他,转身离开。
”公主,你怎得这般不饶人!“沈夫人扯住我的衣袖,不肯让我走。
”松开!您老怕不是糊涂了,沈家就算再怎么得势,这江山也还是姓楚!我要回自家的东西,不算过分。我虽没了父皇母后的庇佑,也还是楚国的长公主,谁为君谁为臣您要拎清楚。“我一把抽出被拽住的衣袖,厉声道。
”还有,好好照看你们沈家的孙子。若我哪日想逗弄了,送到宫里将养,旁人也只会夸赞本宫宽宥。“
沈夫人瘫坐在地上,叫嚷着”造孽啊……“
阿炎压下我要去封地的消息,并选在沈辞纳妾时去观礼,朝中大臣见状也都紧跟其后想去看热闹。
皇帝观礼本是殊荣,可去观姐夫纳妾的礼,真是打沈家的脸。
可又如何呢?沈家亏欠我。
我便乘此机会,离开了京城,前往封地。
6.
到达西北数月,不敢与楚炎互通书信,索性姨母与舅母在京城待着,我也安心。
”公主,今日又有不少人上门要做您的面首。“春桃着急忙慌从外面进来,没看见我正在与宋温之手谈。
对上宋温之戏谑的眼神,我有些尴尬。
”本来好好的在幕后招贤才,谁料被人瞧见真容,这也是意料之中,毕竟本宫才貌双全。“
自我来西北半年,以县令的名义暗中招兵买马、招揽人才,事情进展的很是顺利。谁料有一天县令说漏了嘴,来府上的人除了想当幕僚,居然还有要当面首的。
为了不引起朝廷怀疑,我便硬着头皮选贤的时候顺带挑了几个当面首,这宋温之便是其中一员。
只不过,他是我重金请出山的河郡谋士,善谋略,晓天文。面首只是个幌子。
这一年多来,他帮着我加固了西北边关的防线,铲除了西北的流寇与山贼,安置了逃亡的流民,设立万民学堂供穷困人家的孩子读书、建立布坊染坊供妇女谋生,修渠建路运输货物。
西北的百姓如今也是安居乐业,倘若外敌来犯西北就是第一道防线。百姓们不愿再过流离失所的日子,便自觉参加边防训练来守护西北。
如今的西北,随时可调出一支训练有素的兵马。
“公主,您收的面首已经够多了,再多恐遭人口舌。”春桃离开后,宋温之才缓缓开口。
”朝中已有不少大臣说我荒淫度日,无碍了。温之,现如今我们招兵买马的钱用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又该如何?“我思忖着开口。
”公主,推我到庭院看看吧。“
月夜,繁星密布,宋温之开口道:”西北群星光辉不散,已是安定。帝王星如今略微黯淡,长安不久后怕是不太平,公主应前去洛阳先安置下来,随时护驾。“
”温之,山高路远,你……“我转到他身前,蹲下来满是愁容地看着他。
”臣无碍,愿陪公主同行。“
宋温之将手放在我头顶轻轻抚摸,我愣在当场,随即落荒而逃。
良久,念及他坐在轮椅又不肯让别人轻易触碰,只得折回去。果然,我回去时,他还在庭院坐着,显得有些单薄。
”温之,对不起,我只是……“我也不知怎么解释,可我确实不喜欢他的触碰。
”臣看着公主,不自觉想起死去的妹妹,心生柔情,还请公主恕罪。“
他在月下看我,轻而易举打消我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