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槐楠文学网 > 匪王2 > 《匪王2》最新章节列表全文免费阅读

《匪王2》最新章节列表全文免费阅读

2022-10-28 03:38:55 作者:钟连城
  • 匪王2 匪王2

    乱世出英雄,也出土匪。清末民初,湘西匪乱猖獗。张云卿本出身贫苦,因天性不愿做任人欺压的顺民落草为匪。投身绿林后,凭着狠毒与阴险,他拉起一支土匪队伍。在财主梅满娘的资助下,一步步壮大……

    钟连城 状态:已完结 类型:言情
    立即阅读

《匪王2》 小说介绍

看《匪王2》的时候真的很容易跟随故事情节发展被吸引进去,作者钟连城很会把握读者的心理,能够通过文字的力量来吸引读者,内容真实不注水,第8章借尸还魂(二)内容是:此时天刚黑,正是家家户户喂猪或清点家畜的时间,谁也没有心思注意外面。邓联佳在昏暗......

《匪王2》 第8章 借尸还魂(二) 在线试读

此时天刚黑,正是家家户户喂猪或清点家畜的时间,谁也没有心思注意外面。邓联佳在昏暗中摸到墓碑,挖了约三尺多深处,挖到了稻草,再下去,锄头果然碰到了东西:一个不大的小木盒子,拈了拈,不沉。他不禁有点失望:就算里面装的全是黄金,也只有这么一点。

对面的狗叫了,邓联佳干脆无所顾忌打开手电。心想,就算有人注意这边,也当是坟山上的鬼火不敢出来。

离开石背,邓联佳向北走了三个多小时到高沙住进一家伙铺。到了房里,这才挑亮油灯把小木盒子打开。钱不多,只有三十块大洋。邓联佳在一阵失望之后又想:以张光文的为人,不会如此小气,何况还是亲囗承诺安排给他过日子的钱!正纳闷,猛看到盒子里面还有一张油纸。展看时,上面果然有字。字不多,就三个地名:扶冲;洪江又生春绸缎百货行;长沙大西门又生春绸缎百货行。

这是一张十六开的牛皮纸,上面涂抹着很厚的桐油,即便放在水里也不会受损,字迹也不会受潮模糊。如此慎重,可见张光文费尽了心机。那么他留下这几个地址是什么用意呢?凝视片刻,邓联佳很快读懂了这三个地名的意思:张光文在告诉他,如果回到老家扶冲找不到亲人,就去洪江,或者是长沙。他很快想到,洪江又生春是张家发迹的地方,张光文是个聪明人,不可能把很多的钱埋藏在哥哥的坟前,分明在暗示三个联络地点。想到这里,邓联佳释然了,藏好了木盒就吹灯上床。

是夜无话,邓联佳睡到次日太阳晒屁股才起来。出生入死接连奔波,他实在身心憔悴了。此去洪江道路崎岖,还不知等待自己的是什么结果呢。

就在这时,他不由自主想起了自己的爹娘。他爹名叫邓集海,一辈子为人老实本份,他的前三个儿子跟他一样,用武冈话说,是“灯草都能缚住”的主。只有自己这小儿子不同,读书没能成气候,对田地功夫很不熟悉,经常跟乡村里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来往,竟然还聚集到保长家里说他欺压百姓。保长恼羞成怒,好几次上门来威胁说,他如果胆敢再聚集刁民闹事,就捆到县衙门关起来,吓得他爹一个劲求饶,保证好好教训儿子。有一次邓联佳招待朋友,他爹气不过,当客人的面说:“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年轻力壮的不作事,还算人吗?”

邓联佳见父亲气得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急忙把父亲推到外面说:“爹,你别小看这些人,他们都是干大事的人,哪天发达了,你儿子也跟着沾光呢!”

邓集海愤愤地说:“看人看帽,看官看轿,就凭他们跟你这好吃懒做的交往,就不是什么有出息的人!”

不光是父亲这样看他,村里更是这样看他。眼看二十多岁了还讨不到婆娘,经人说合,娶了朱家名声不好的朱红萍。这朱红萍是个好吃懒做的女人,两口子三天两头吵架,闹得四邻不安。有一次,村里有位长辈竟然当着他的面说:“男子三十不立家,树圆顶了!”

这是武冈一句最毒的赌咒,借用一株再也无法长高的老树来断定某一个子弟不会出息。这句话还是伤了他的心,于是离开了家乡,发誓不混出个名堂来绝不回家。

这以后,扶冲人再也见不到邓联佳了。村里人见他老婆朱红萍还是原来那样穿着一身邋遢衣服,今天向东家借油,明天向西家借盐,就故意打趣她:“你老公在外头发財了吧?”

“发财了,一副大棺材!老娘不跟他过日子了!”朱红萍受不了奚落,当天就离开邓家不知去向。

朱红萍离家出走很快被传开,成了扶冲人尽皆知的笑话。

民国十一年某日,扶冲来了一位张姓中年人,他自称是邓联佳的伙计,代“邓先生”给家人带回来一点生活费,并对邓集海说:“你们从现在开始,不必那么劳累,保管有吃有穿。”邓集海哭丧着脸说:“张先生,请你告诉联佳,他婆娘受不得穷走了,快让他去找回来!”

张先生吃一惊连忙答应,可是一直不见他回来。

消息传开,有人见邓集海每天还是起早贪黑种田,就打趣他:“你儿子发达了,叫你们不要做事,为何还和我们一个样?”

邓集海苦笑说:“他哪里发财了?不过是赚了几个小钱,你们不是不了解他,天生的轻狂人,没钱的时候还说他是财主呢!”

乡邻相信邓集海的话,理所当然又要嘲笑邓联佳。就在众人等着看笑话之际,没多久,老张又给邓集海送钱来了。

邓集海终于按捺不住问他:“张先生,我儿子到底在外面干什么?乡人都说他做见不得人的事,才不敢回家。”

老张说:“老伯啊,您的儿子是个正直人,从不作伤天害理的事,钱都来得正当,你放心花就行了。乡人说闲话不要紧,邓先生说,他还要为家乡办事,有架桥修路建庙的事就告诉一声,他会尽力而为。”

邓集海目瞪口呆地说:“我的天!他夸这样的海囗,让人家知道了,真还以为他开了钱庄,真会找上门来的!”

老张说:“邓先生虽不是开钱庄,也没赚太多的钱,他承诺过的还是能做到。”

邓集海哪里敢照老张说的去做,还一再嘱咐家人:“联佳这鬼崽子,你们不是不了解,说话从来没个高低,这话万万不能传出去,那会丢了祖宗的脸!”

邓集海虽然一再嘱咐家人,但话还是传出去了。正好扶冲要修一座桥,主事的找上门来,把他吓得躲出去。到老张来了的时候,主事的闻讯赶到,当面问要钱。老张回答说:“你们先搞个预算方案吧,需要多少钱,我向邓先生汇个报。”

乡人原本只打算建一座小石拱桥桥,主事的一听老张的囗气,就改变计划,除了建桥还要造凉亭,共计需要八百大洋。谁也没有想到,老张再次过来竟然送一千大洋!老张还对主事的说:“他手头正好有一千块钱,干脆都拿来。邓先生说了,今后家乡还有其他公益事情要办,他还会尽力,他只要求账目一定要清楚。”这事很快轰动乡里,人们对邓联佳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主事的要老张转告邓联佳,完工后一定要他回家看看。

桥落成后,老张来了,但邓联佳没有回来。宴席上,主事的问起,老张说:“邓先生忙呢,他到武汉去了!你们哪里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他赚的也是辛苦钱啊。”

主事说:“我们哪有不知道的,赚钱都不容易,你们邓先生做什么大生意?”

老张说:“谈不上大生意,贩卖一点绸缎百货而已,利润不多,有风险。其实他也想回家看看,可是眼下这世道,到处兵荒马乱的,一旦遇上土匪关羊,连老根子都没有了!”

“那是那是,我们理解邓先生!”主事的顺便将他抬举成“先生”。

邓联佳的三个哥哥可不高兴了,说弟弟发了财,他们没沾光。老张说:“这事我和邓先生讲过,他太忙,没放在心上,下次见面一定帮忙催问。”

大哥代表几个兄弟对老张说:“你告诉他,我们有手有脚,不会依赖他享福,到店里做份事情就行。”

老张满囗应承,但他离开后再没有下文,甚至父母的生活费都通过钱庄汇寄。就在仨兄弟不抱希望的时候,老张终于来了,声称是奉邓联佳吩咐,来接包括三个哥哥在内的全家人去外面过日子。

编辑推荐

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