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王2》 小说介绍
钟连城真的很擅长言情风格小说,在《匪王2》这部小说中从主角张云卿朱云汉的形象、个性,到整篇文章故事的构思充满创意,第9章借尸还魂(三)讲的是:1930年10月下旬,邓集海全家老少十几囗人就这样离开了扶冲。刚过铜保山,就听到武冈城里传来密的枪......
《匪王2》 第9章 借尸还魂(三) 在线试读
1930年10月下旬,邓集海全家老少十几囗人就这样离开了扶冲。刚过铜保山,就听到武冈城里传来密的枪声。老张对邓集海说:“老爷原地休息一会,我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张去了一阵回来对众人说,“城里在打仗,我们就不进城了,走山路也是一样的。”
邓联佳的大哥问道:“什么人打仗?”
“听说是红七军在攻武冈城。别怕,他打他们的,与我们不相干。”老张领着众人从西北方向直插雪峰山,也不告诉他们要去哪里,几天后终于到了雪峰山腹地的洪江县,让他们搬进县城的一套院子,这才说:“到家了。”
邓集海打量着这套宽大漂亮的院子,对老张说:“屋子太大,会要好多租金,能省就省,帮我们另寻一个小点的地方。”
老张说:“请老伯放心,房子是邓先生特意给全家人买的。城里的房子不好买,合适的难找,为这我费了不少时间呢。”
听老张如此一说,众人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来扶冲。
邓集海道:“谢谢你,真是为难你了!”
“没什么,都是应该的。”
三兄弟最关心的是他们的工作,大哥问道:“你老板打算安排我们做什么事?”
老张道:“不急,好好休息几天,反正有事给你们做。”
第三天,老张领着邓集海和他的仨个儿子来到县城大街上,指着一个规模很大的店铺说:“老爷,这是邓先生的铺子,以前都是我在打理,现在就交给你们了。”
仨兄弟喜出望外,认真看时,才知道店铺的名称叫“又生春绸缎百货行”。进入店内,老张向正在站柜的店员介绍说:这是邓先生的父亲和哥哥。店员们一听是老板来了,一个个变得恭敬异常。
经理引领邓家人来到后面的客厅,然后很殷勤地向他们介绍店里的生意。末了,老张对邓家父子说:“我的使命就到这里了,账目都在账房手里,你们随时可以去查。至于生意方面,慢慢就会熟悉的。”
这时,邓集海忍不住问道:“联佳什么时候来这里?”
经理答应说:“我们在这里多年,还没有见过邓先生呢!”
邓家父子面面相觑,老张忙说:“是这样的,邓先生虽然不是很赚钱,但场子铺得很大,这里只是一个小店,长沙、武汉的大店都顾不不来,暂时抽不出空来这里。”
邓集海不满地说:“我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他总得照个面嘛,他自从赌气离开家乡,我们还没见过面呢!”
老张宽慰道:“这个您放心,他会过来一趟的。”
又是几天过去,这天一早,老张过来了。邓集海把老张引进客厅,指着一张椅子说:“老张,请坐!”
老张仍然站着不动:“老伯,这边的账目已经交代清楚了,店里的事你们也熟悉得很快,不知还有什么需要问的?”
邓集海不解地看着老张:“你的意思……?”
老张道:“哦,没有别的意思,如没有什么事,我这是来向你们告辞的。”
邓集海道:“有件事我正要问,你说过联佳会来,他到底什么时候才过来?”
老张道:“老伯请放心,邓先生过几天就到。在下今天向你们告辞,还有一事要交代:等邓先生来了,麻烦您老转告他,就说事情按张先生开给他的单子去办就行了。”
邓集海不解地说:“什么事情?”
“生意方面的事,老爷只要按我的原话转告他就会明的。”老张说完就告辞了。
再说邓联佳离开高沙,经天子山入雪峰山驿道,不出三天就到了洪江县城。在当地人的指点下,他很快找到了“又生春绸缎百货店”。一进门,最先看到他的是大哥,大哥喜出望外地说:“小弟,你终于来了!爹在后面客厅,他可想你了,快去看看。现在客人多,忙完了我就过来。”
邓联佳见店里的客人很多,二哥、三哥甚至忙得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他按照大哥的指点来到客厅,正在抽水烟的父亲看到了他,因为激动,儿子叫他也不知道答应,很久才出话来:“联佳啊,你一走就是好多年,也不回家看看,你到底是啥原因呀!”
邓联佳说:“爹,请您不要怪我,儿子是发过誓才出去的,这些年在外头仅能糊口,回家去怕被人笑话……”
邓集海以为自己听错了,再问一遍道:“你……没有发财?”
邓联佳道:“我一不偷二不抢,做生意没有本钱,上哪里去发财?”
邓集海见儿子说话认真,不像是跟他开玩笑,遂道:“联佳啊,如果你没发财,这就怪了!这些年,有人用你的名义给我们家送了不少的钱呢!”
邓联佳觉得父亲的话十分蹊跷,待父亲说了前前后后的经过,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不无感动地说:“爹,儿子哪能赚到那么多的钱?那都是张先生给你们的!”
“你说的是哪个张先生?”
“我的中学同学,你见过,毕业那一年来过我们家,就是家里很有钱的那位。”
邓集海想起来了:“是黄桥铺的那位?”
“正是他,叫张光文!”
邓集海道:“他为什么要这样?”
“这些年我一直跟着他跑腿,他给我的工资都用完了,没有想到,他还瞒着我给家里送钱来。”邓联佳说着就两眼润湿了。
邓集海也惊诧异常:“好人哪!联佳,看来你的选择没有错,正如你说的,交上好朋友,硬是比老老实实种田有出息!”
“爹,唉,这个张光文,接济你们已经了不得了,还把这么大的一个店铺送给我,叫我怎么才能报答呢?”说了一阵话,邓联佳眼睛看着外面说:“爹,店里的生意什么时候闲下来?”
邓集海明白邓联佳的意思:“你的哥哥一下子不得闲,要到下午进城的乡里人离开以后才有空。你不必等他们了,快跟我回家去,你娘好几年没见你了!”
邓联佳随父亲回到家,与母亲相见,少不得又是一幕感人场面。下午四点多,三个哥哥回来了,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大家都嘘唏不已。
邓联佳突然想起一件实情来,就问父亲:“爹,那个张先生长得什么样子?”
邓集海道:“中等个、四十来岁,也是黄桥那边的囗音。”
“头发很少是吗?”
“没有错,是个秃顶!”
邓联佳松了囗气:“他是张家的仆人,很忠厚老实的一个人,我们叫他细狗。他还在洪江吗?”
“在你过来之前就走了。哦,我差点忘记了,他走的时候给你留了话,说是有什么事情要按张先生开给你的单子去办。”邓联佳一愣,立即想到张光文留给他最后的那个地址。邓集海见他很久没有说话,问他说:“细狗说的那个张先生,是不是张光文?”
邓联佳:“是他……”
“他开了什么单子给你?细狗说是生意上的事……”邓集海见儿子只简单说了一个“是”,就不再多问。
又过了几天,邓联佳换了一身行头,来到他房里说:“爹,我要出去一趟,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邓集海从那天的谈话已经猜到儿子要出远门,因此心里早就有了准备,他点头说:“你去吧!好好替张先生办事,除此外,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报答他。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这里有我,有你哥哥……”
邓联佳虽然不知道此去将有什么样的事情在等他,但隐隐预感到,从此后他的人生将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际遇。
辞别了家人,他一路风尘仆仆,数日后到了长沙,并很顺利地找到了又生春绸缎百货行。货行位于繁华的大西门,临街,规模宏大。入得门来,但见里面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自从与张光文相识,知道张家富有,只是没有想到在长沙还有偌大的一份产业。
有许,一位店店员模样的人过来问他:“先生要办什么业务?”
邓联佳道:“不办业务,来找人。”
“先生要找谁?”
“也不知道该找谁。是这样的,我姓邓,是张光文的朋友,是他要我过来的。”
店员打量一番邓联佳:“你是从武冈过来的邓联佳先生?”
“在下正是。”
店员立即客气起来:“邓先生啊,你总算来了,大家都在盼你呢!”